1 跑步四公里,听完了嘉宾宋倩的关于金钱与幸福的关系的分享,有几点特别认同。
金钱不是幸福的终点,幸福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对于金钱也不用妖魔化,以前的我对于金钱的观念确实不那么积极,没有拼命赚钱的欲望,没有钱就少用,有钱就多用,完全是一副不愁钱的乐天派。有人介绍一些赚钱的任务我也往往拒绝,一是觉得浪费时间,二是自己好像也没准备好。老公倒是热衷赚钱,只要有钱赚就特别来劲。我反而希望他别那么有钱,因为男人有钱就变坏吗!带着这样的金钱木马我们最开始也会因钱吵架,他嫌我没赚什么钱,我挺反感他这样的评判,我是完全依靠工资的,收入自然没他那么高,而他看不到我赚的钱,我非常非常生气我的无价值观。常常一吵架他就要回他的工资卡。我们后来就一直AA制,各自承担一部分开销。倒也相安无事。这是我的人生课题,这样反而教会了我从经济独立到精神独立,我放下期待,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我做好自己,反而可以在各自的领域发展自己。不说特别幸福,倒也过得去吧!
早点培养孩子的财商。这点做的不太好。以前没有这个意识,大宝的富养也是尽量满足她的物质需求,没有去培养她富足的心态。现在,还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2 小宝被老公暴力教育。老公早起发现剃须刀不见了,猜想肯定是小宝弄不见的,他很着急用,于是,对他的行为很生气,小宝本来就很调皮,经常把家里的物品弄不见了或者扔掉。所以今天他特别生气,一定要把他关在门外惩罚他,不准他进家门。奶奶在旁边拉扯,问他也不知道放哪里了。要是以前,我会和他激烈争吵,现在的我平静了很多,但我也说了一句,你觉得除了打骂他你还有什么别的本事吗?觉察到我又在评判和干涉他对孩子的教育,我赶紧不做声了。关门准备工作。心里用零极限的方式进行清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没有发生进一步的家庭战争。以前的我因为孩子教育问题的分歧我会去干涉,去指责评判他的教育方式粗暴简单,不正确,只有我的正确,科学。我们因此经常吵架,烦不胜烦,导致大女儿对爸爸一点都不认同,青春期更是公然和他对着干,有一次,我笑着对他说,你和女儿的现状像极了当初的我们,好在我知道问题所在,我在想方设法建立你在女儿心中的形象,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呢?但他比较固执,总是觉得我的意见没有用,下次依然我行我素,孩子有了问题就责怪我没教好。女儿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没有参与,现在二宝出生后稍微好点,也会带着他出去玩,但是每次碰到孩子捣蛋就炸了。子木说,问题即机会。于是我把我的问题发到了读书会群,有几个宝妈认真回复了我,非常感谢她们。我的收获是:
我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沟通,要说到问题的实质。即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是乖巧听话,没有自信和主见;还是去发掘孩子的天赋,保护孩子好奇爱探索的天性,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去培养孩子,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心平气和,不越界,不要试着去改变他,要不要改变是他自己的事情。
保护好自己的物品,让孩子够不到类似这样的东西。就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遇到问题,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王道。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实在不行都怼回去,说你想要一个呆子的孩子,还是提升一下你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放高一点不就可以了吗?我说完了,宝宝走,我们去玩。
告诉他我不允许他说“你再不听话,就赶你出家门”这种话。因为孩子还没有办法分辨话中的真假,一旦他怀疑自己有可能被赶出家,就会对家的归属感产生裂痕。而这种对家庭的信任感一旦打破,是非常难修复的。家,对孩子来说,必须是绝对安全的避风港。只有在安全感中长大的孩子,才可能造就健全的人格。
给他做示范,怎么样沟通才能让彼此都舒服。
在适当的场合,运用自己的方式来充当“翻译”,并且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要给孩子们灌输“爸爸很疼你”这种观念。
所谓“非暴力沟通”,就是在另一方对这种方式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式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作为妈妈,我们可以运用智慧把爸爸发展为自己的战友,一起为孩子护航。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阵痛。但是要相信,阵痛之后的果实一定是甜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