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与“师父”是两个与传道解惑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混用这两个称呼。
“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称老师为师傅,《战国策》:“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这里师傅与教学关联,指的是老师。秦汉以后,演变为了专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师。师傅的这一意义,来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史记·吴王濞传》:“吴太子师傅皆楚人。”一个“皆”字可见“师”和“傅”是并列关系。至于用师傅来称呼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则是清代中后期以后的事情。按工人们在工厂互称“师傅”的习惯,称任何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年长的人为师傅,则更是 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
“师父”的称呼,是在唐代出现的。姚思廉的《梁书》中“宋国子祭酒,领东海王师父”。其中所指,和“师傅”完全相同,既有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也有特指帝王的老师。唐朝以后,“师父”开始用来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元明时期,“师父”往往用作对和尚、道士的尊称。
由于受重教尊师观念的影响,在传统的观念中,父亲和老师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旧时更为普遍使用的“父师”一词,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点。“父生之,师教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父亲有生养之恩,老师有教育之谊。“师父”的称呼,在保留了原有的传授知识或技艺的意思之外,还灌注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表现了古人对老师犹如对父亲一样的感情。
“师傅”和“师父”最基本的意义是相通的,这就是指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相对于“师傅”而言,“师父”的所指更加宽泛一些,它包含了“师傅”的一切意义。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词可以混用。
“师傅”作为尊称,当然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内,而“师父”将“师”作“父”一般地敬重,感情显然更加深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