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在演讲中曾说过“写作”是“使不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意思是说,写作就如同一束光,会照到不被看见的事物上。
因为“写作”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彰显不明的事物和思想。就如我们常常期待被他人看见,却又常常处于不被人看见的困境;我们期待被他人看见,却又常常看不见他人。
“不被看见”和“看不见”的不同,不是你“看不见”,而是“不被你看见”。前者,你是主体;后者,你是客体。这其中有复杂区分:主动的“看不见”,和被动的“不被看见”,有着本质的区别。
什么东西是“不被看见”的呢?当属那些不想让你看见的事物。例如细菌,因为太细微,它们隐藏起来了,肉眼看不见它们,也触摸不到它们。但是它们又确实存在,只是未经训练、没有工具、装备的我们无法看到,于是不知道,也不认识它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局部的世界。“不被看见”的东西,还指向日常生活中被隐藏起来的那个世界,可以称之为“暗世界”,譬如“内心世界”和“非现实世界”,譬如情绪/心理需求(潜意识)、信念(无意识)、灵魂意识、觉知意识……没看见不等于不存在,只是没有“看”到,没有“感知”到,没有“思考”到而已。
人人都能看见的东西,用文字记载下来,往往是浮在浅层的写作,大多是立意不明、层次单一、说理不透的“流水账”或备忘录,远不能算作是一篇好的“文学作品”。
“写作是为了达意”,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情感、观点、看法、思考等“看不见的东西”,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看见”。这是文学和艺术最重要、最实质和最核心的作用。
因此,一名目光敏锐的写作者眼中,是要能“看见不被看见的东西”,要能“深挖不被看见的东西”的。
深挖式写作,就是要“深刻”地透过现象看见本质,行文时的思维不能仅局限于现象的罗列,要站在更高纬度去观察事物,去层层深入剖析问题,以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提出具有启发作用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及人生的启迪。
文学是现实的倒影,它不仅是现实简单的直观反映,透过目光可见的部分呈现灵魂可见的部分,才能让心灵直接看见,让心灵直视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