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十点到下午四点,参加了凌飞老师到扬新现场的咨询会议。
胡总说,他们是过来帮扬新定制策划商业模式的,我很期待。 因为他们公司的创始人,臧老师,就是讲商业模式的,抖音上刷到了他的一些视频,听听颇有道理。 最近又借了胡总这本书,就是臧老师写的《商业模式一本通》,刚刚读完。 里面的一些案例还是有所启发,但具体跟实际的公司运营如何结合,还是糊里糊涂的。 基于此,更是对凌飞老师的现场咨询会充满了期待。
回顾一下整个会流的主要过程。
第一部份,老师让胡总介绍产品,然后一一提问:
理解核心关系即产品真正适用的用户是谁?原点客户。 然后问用户画像是什么?效果怎么样? 用户画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目前或者说过往的宣传渠道及销售渠 道是什么?尝试过哪些合作? 为什么没有做起来?
现在准备的设想是什么?最终的理想是什么?(会销公司、营销公司、互联网公司?) 其他有什么想法?从终局的角度来看,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如何配置资源? 缺什么? 喜欢什么?排斥什么?认同什么?
在这一部份中,胡总详细解答了老师的问题。 基本上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第二部份,在谈第一部份的时候,老师逐渐把话题就引到了要做抖音团队的上来了。 然后说要做视频,做直播。 双IP号,通过企业IP号,个人IP号,去裂变,用视频去做一个招商平台,宣传健康管理,通过 流量来做招商,卖产品,形成区域代理商,区域合作。
老师在这一部份讲了关于直播的一些方法,团队由主播、运营、客服三个人组成。 提出了一百天计划,定位客户心智。
老师说建一个群,有问题随时问他,然后他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出点子。
第三部份:提问环节。
感觉到前两部份,我都没有听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是我们团队已经知道的。所以我就跟扬总马总说要问一些具体的执行方面的问题。
我问了老师关于团队招聘的事, 他一直说要找奋斗的人,不要有休息,一切以目标完成为导向。我问他从哪些或者如何招到这样的人?老师避而不答,只回答我们,可以招退伍军人,他们执行力强。可以招创业失败者,他们有目标感。然后说老板要带头奋斗,才能影响身边的人。接着举他们公司的案例,说大家都是这样的。然后说深圳、杭州等地,好多大楼里的人经常凌晨三四点还在工作等等。不想奋斗的人,就不要招进来。——关于这一部份,由于我做了二十几年的招聘, 我对老师的答案真的不能认可。 且不说这样的人本来就很少,而且这种情况并不能持续。 不论是华为还是阿里,他们的人之所以那么拼,都是有其底层基础的。
杨总提问:按老师的想法,如何落地?可以提供哪些资源支持?有没有成功案例可以分享或现场学习?
我感觉老师依然有点避而不答。 重点又重复他的“百日计划”。
讲了几个步骤: 一是定组织架构,主播运营和客户,招聘三个人。 二是做双IP。 三是做3-5个矩阵IP号,做对标。 老师特别强调:不要做原创,只要复制、抄,说是避免入坑,免得违规。四是技术设备支持。 五是定目标: 1)招聘,30天完成。 2)注册ip。 3)找对标,学习标杆。4)做准备(产品,美工,网站等)5)招商准备,设好机制。 6)时间推进表-百天倒计时。 7) 等破局点。
老师讲了核心:拿来主义。短平快,整合资源。 战略上: 自媒体。 模式:通过招商实现裂变,本质上是做渠道。 再做连接,最低标准做会员。-用小程序。 再做长尾,产品组合。
然后说第一步:卖货,做招商,把量做起来。 然后又讲到招聘。
马总提问: 有没有苏州地区的做类似产品的老师带过的案例,让我们可以学习借鉴。
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有。然后就又扯回到不要原创,要讲热点什么。
........
四点钟老师跟他的助手走了。
我一直在思考,后来没有再问问题了。
昨天依然在思考,今天决定把那天的会议回顾一下。 通过跟JENNY交流,我现在总结一下,感觉老师除了告诉我们要用自媒体,吸引流量,找对标,做招商以外,似乎并没有东西带给我们。
而他那么肯定的说,通过抖音或直播肯定能做成功,我对他的这个肯定,持 非常大的怀疑态度。
自媒体抖音直播确实是现在的大趋势,但通过这两三年的发展,真正成功的也只是少数的头部几个影响力特别大的人或公司啊。 记得前年一个朋友在常熟组了一个直播团队专门做,结果好像以失败及亏损而结束。
在会议中,我直接微信了同学朱总,他是做家具的,天天都在发抖音,我问他效果如何? 他说刚开始还行,现在是越来越没有效果了。
怎么办?怎么办?
也不能说老师说的都不对,只是他讲的也只是现在的一个常规做法而已。 我们需要去做,去试验,成功与否,还得去检验。
这样的老师,这样的现场咨询会,也太容易了吧。——同样做咨询的我,不得不感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