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草原》听课反思杂记

《草原》听课反思杂记

作者: 听张老师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8-28 10:26 被阅读0次

    《草原》是老舍的一篇访问记。记言简练、朴实、流畅。文章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感受到蒙古同胞热烈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体现了蒙汉情深的特点。

    亮点鉴赏:

    1.作者运用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从静到动,动静结合,表达了强烈的感情,特别值得鉴赏的是,文章把空间位置、事情发展、思想感情三条线融为一体。

    2.随着空间的转移,事情在发展,情感也逐步加深。此外文中许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这对准确、形象地表达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3.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举例分如下:

    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给人"欲流"的感收起文是化静为动。

    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 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 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 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收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 chuan )互"的修辞手法。它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 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 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文意是客观事物在作者 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研究而得到的一种认识。由于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作者的认识就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的区分,这就需要认真体会,反复研究。

    PS:1.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2.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1948年唱过黄梅戏,受到严凤英的表扬。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享年67岁。

    3.老舍之死。 1966年8月23日,老舍等29人被红卫兵装到文庙,在震天的口号声中,跪着被轮番殴打,3小时候后,被拖回单位,老舍继续被毒打至深夜,最后因为稍有反抗,被斥为"现行反革命",抓到派出所。遍体鳞伤的老舍,终于被接回家,第二天要求继续到单位报到。第二天,老舍独自前往太平湖,在那里不吃不喝坐了一整天,深夜,投湖自杀。

    更为可惜的是,老舍先生已经被内定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因诺贝尔不授予已死去的人,所以评奖委员会特地到中国调查,确定先生已死,而当年的诺贝尔奖还要照顾东方,就授予了日本的川端康成。使我国和诺贝尔失之交臂。

    4.当年专门为老舍先生当翻译的水晶花女士。她给我讲述了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的故事。

    1961年8月,水晶花从歌舞团临时抽调到接待中央文化访问团办公室。中央文化访问团是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的邀请而来的,访问团团长是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成员有叶圣陶、老舍、曹禺、梁思成、吴组缃、林风眠、谢稚柳、端木蕻良、陆柱国等著名作家和艺术家。

    如果老舍先生不在,就缺个风景,少个热闹,那时老舍先生60多岁,戴一副黑边眼镜,脸上总是露出慈祥的笑容,温文尔雅,给人十分亲切的感觉。他在访问团里虽然只是一名普通成员,但他是中心人物,安排各种活动时,不论是团内同志,还是当地干部和群众,甚至牧民,都愿意听听他的意见,请他讲话,请他代表演说。他讲话像是写文章,主题明确,思路清楚,层次分明,语言幽默、生动而形象,有时讲话时,在每句话的后面用什么标点符号也说出来,逗得大家直笑。他知识渊博,历史、地理、文化、教育什么都懂,不少人有不懂的事总要问他。但他愿意走动,爱看这看那,问这问那,对各种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一些话说得也很尖锐,但能掌握分寸,使人听后觉得有理有据,毫无逆耳之感。

    如果说将《草原》这篇文章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进行概括的话,那么文章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61年,是为“良辰”;文章描绘了绝美的内蒙风光,是为“美景”;其中还写了内蒙古人民热情欢迎远来之客,是为“赏心”;文章在叙事中展现了蒙汉一家亲的民族情谊,是为“乐事”。

      有趣的是,作为文章的写作者老舍而言,他的满族身份值得注意。在清朝灭亡之前与之后的年岁里,有过一阵子的“排满”思潮。而如今的新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团结友爱,何只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内蒙古大草原的广阔不仅仅在于它的地质特征,它其实更象征着新中国对于各少数民族宽广包容的心胸。《草原》通过参观内蒙古草原这一件事,谱写的是一曲多民族团结友好的礼赞之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草原》听课反思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sg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