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成长
画字儿读书写作营|5.18读后感

画字儿读书写作营|5.18读后感

作者: 吧唧酱 | 来源:发表于2023-05-17 03:56 被阅读0次

读书营需要至少阅读三本书,目前我读完了两本《干法》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三本《一年顶十年》读了一半。

画字儿的书单其实很长,有十余本书(感兴趣的可以去咨询她)。为什么选择这三本呢?因为画字儿第一节课强烈推荐了《干法》和《一年顶十年》两本书。第三本嘛,当然是蛤蟆先生太有名,一直没读,借此机会拜读一下。

我读书不太挑,什么都可以读,只要作者是真诚的,内容是言之有理的,我便觉得有所收获。可惜,这种感觉在刚刚接触《干法》的时候并没有出现。

我读得手机上的电子版本,手指划开扉页,是译者的强烈推荐,洋洋洒洒足有几千字,表达了对作者稻盛和夫先生的无比崇拜,这将我的期待值一下拉到高处。正式阅读开始。

作者先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意外来到一个不被看好的公司,开始了艰苦的工作,独自一人负责新的材料研发。注意这里的工作是“材料研发”,不是年轻人的打螺丝,准确地说,这是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比打螺丝更难,但也更有意义。如果去采访当今的年轻人,他们其实怕的不是吃苦,而是找不到方向和意义。

那时的稻盛和夫是否能找到工作的意义呢?我不知道,但他说服了自己,一路走到今天,取得了成功。于是,他将经历写在书里,告诫人们一定要“努力工作”。

作者是无比真诚的,他将自己获得的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努力x思维方式x热情。尽管这些来自他的真实经验,可这和市面上的鸡汤似乎没什么区别——书读了大半的时候,我这么想。

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最后一章“附录”。附录是一篇演讲稿,发布时间较新,这个时候稻盛和夫已经79岁。可就是这个年纪,他操刀了日本航空的改革,整治了内部某种主义的风气,一年时间就让日航转危为安。完成这一切的稻盛和夫,再一次被人们奉为大神,可他依然在台上说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努力工作。

这句话由79岁老人说出来,和从意气风发的中年企业家口中说出来,意义是不一样的。

这意味着,稻盛和夫先生坚持践行了这一原则,直到自己79岁,已经算得上一位老人。他真的努力了一辈子。

我们讨厌的是鸡汤吗?我们讨厌的是喝下鸡汤油腻发胖,却毫无实际的收获;

我们讨厌的是努力吗?我们讨厌的是没有谋略的管理者,只从员工身上找原因,却从不低头看自己;

我们可以为工作全力以赴,只要有人跟我们证明这是值得的,安全的。稻盛和夫一直在亲力亲为的证明。

他想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原因是真心想要员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句话听起来非常道貌岸然,但当我读完整本书再看到这句话时,我深信不疑,因为这是个真诚的作者,他完全取得了我的信任。

我想,他的员工也是这样信任着他。

这反而要给管理者们提个醒。

管理者们应该很喜欢这本书,书里不停劝说员工努力工作,这正是管理者想要看到的。

但是,管理者们需要反思,稻盛和夫的劝说, 和他们的劝说,能否取得一样的效果?稻盛和夫不是用语言取得了员工的信任,而是行动。想要取得同样的效果,管理者自己要先成为稻盛和夫那样的人。这本书表面上是员工指南,其实是管理者指南。

再来说说另一本书《一年顶十年》。

《一年顶十年》在读书平台上的推荐分数只有六十几,也就是刚刚达到及格线。为什么这本书如此褒贬不一?我认真看了一下评价,大多数正面评价表示,这本书给了他们有价值的指导;而负面评价表示,压根没有什么指导,都是鸡汤,都是“假大空”。

这简直太有意思了,于是我立刻去读。

目前还没读完,但我已经意识到了些什么。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先讲了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喜欢在家里挂字,用来激励自己。有一次他挂了六条警示,第一条就是:一定要比任何人都努力。

我是先读完了《干法》,再来读这本书的。因此看到这句话,我脑海里瞬间浮现了稻盛和夫。

这句话,如果单独出现在任何地方,我都会将它当做虚无的鸡汤。“比任何人都努力”,什么算作努力?怎么和“任何人”比?为什么要和人家比?

可是,当我一连在两个“成功人士”的书里看到这个观点,我开始认真审视这句话。

当今社会讲时机、风口、贵人指点、眼疾手快。讲努力似乎就是老土,是成功者给失败者的安慰和洗脑。我们甚至都不相信努力了。就像日本躺平的年轻人们,因为无法改变,索性什么也不做。要知道,前些年,日本职场的上下级关系和加班文化,是举世闻名的。

时代变得真快啊。

所幸我还在念书,这个行当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杂质不算太多,我还有机会相信努力。

这大概就是有些读者,认为这只是一本鸡汤书的原因,我个人看来完全不是。书本内容从十个方面出发,给出很多具体的意见。每个意见大约只有几小段话,言简意赅,其实是非常有用的行动指南。只是有人不信。

如果回到五年前,我也不信。那时我还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作者对于一些问题,给出了太过于“显而易见”的答案,完全没有惊喜,这可能不是读者想要的。但如今,我经历了一些事情,甚至和作者收获了同款经验教训。作者的经验,我也走通过,这时我才知道,这个作者没有骗人。

所以不是每本书都适合所有人,读者和时机都很重要。不得不佩服画字儿的巧思,书单设计得实在厉害。每本书单独拿出来都是重量级,组合在一起,居然又能产生更美妙的化学反应。

至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更是不可多得的好书,下次专门写一篇。

接下来继续多读几本吧!

相关文章

  • 画字儿

    毕业于九八五的才女终于给我画像了,知道她最近很忙,为了信守诺言匆匆画成。据说下一个准备画谷爱凌,我怎么这么荣幸呢,...

  • 5.18画

  • 田芳形象塑造浅析

    画字儿老师小说《混在985》我曾写过读后感,写得十分粗浅。 那天她拉我进了她的粉丝群,作为粉丝,似乎应该做点什么。...

  • 5.18早间读书和写作

    今日读书 昨晚看着《雷军传》睡着了,一下睡到了0点 早晨起来桌上放着《段永平传》 今日写作 关于人性 回想自己从小...

  • 书评丨《混在985》里的青春微澜

    《混在985》,是我简书上的“同桌”----画字儿的作品。 社群为督促大家完成主题作业,推出了“同桌”制度,画字儿...

  • 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

    参加了一期兰心书院读书写作训练营,老师通过直播的形式,分享了读后感的写作手法,很值得借鉴,于是整理出来仅供参考。 ...

  • 对画字儿《混在985》的读后感

    今天拿到画字儿的《混在985》这本书,匆忙中看完,只能说是读后感吧。 我们可能看过比较多的关于大学生生活的小说,以...

  • 如何写出爆款读后感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书笔记 如何写出爆款读后感 1、确定写作的主题,选择写作角度。 写读后感时,选定一个主题,根据...

  • 结营警示

    22天的剽悍行动营已经结束,我有什么启发呢? 读书,读书,读书! 写作,写作,写作! 利他,利他,利他! 因为《书...

  • 看了《人世间》,我明白了人为什么要读书写作

    看了《人世间》,我明白了人为什么要读书写作 本文作者: 苏子游 (齐帆齐写作营年度营成员) 为什么要读书写作? 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画字儿读书写作营|5.18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ti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