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四愚孝》(23)

《二十四愚孝》(23)

作者: 黄思明 | 来源:发表于2021-11-11 00:25 被阅读0次

    引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感动天,董永娶仙”,大概中华民族以孝治天下,由来已久。历史上更是举孝廉以为官,我不否认有些感恩父母的孝道在里面,但是多数时候仍然是伪孝和愚孝。因为要有孝廉的名声,所以搞伪孝;因为父母家长制,所以子女不得不搞愚孝。
          二十四愚孝之“芦衣顺母”

    本篇故事主人公叫周闵损,为孔门十贤之一,字子骞。具体哪里人,有些争议,有人说是安徽,某人说济南,有人说河南,不一而足。

    中国人崇拜祖先,既然这个闵子骞这么厉害,一定要和他扯上点关系。反正好几千年前的事了,也调查不清楚。

    “芦衣顺母”是《论语·先进篇》中的典故,主要内容是周闵损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周闵损,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有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这个鞭打周闵损的地方,据说就是今天的安徽宿州萧县,有个全国最长村名,名字就叫“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简称“车牛返村”。

    萧县境内的“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简称车牛返,是2700多年的古村,鱼台闵子骞以德行与颜回并称,被尊为“笃圣”。有“鞭打芦花”(芦衣顺母)的典故。

    周闵损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闵损如亲子。原文如下: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二十四全孝》)

    总之。闵损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闵子骞大概是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的人(其中一个说法)。又说他是鲁国范(今河南范县)人,也有人说是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人。

    而安徽省萧县西南约10公里处,五洞山的南麓,隶属杜楼镇孟窑村。

    孔子逝世后为避战乱,与樊子迟、宓子贱迁至棠邑(今武台)办学,定居于今大闵村。大闵村建有闵子祠。

    山东费县闵家寨闵子祠。

    这个故事又是歧视女性,男人可以所以休妻,不分青红皂白。要不是周闵损的求情,这位后妈估计也就要回家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四愚孝》(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ul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