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四愚孝》(20)

《二十四愚孝》(20)

作者: 黄思明 | 来源:发表于2021-11-09 00:10 被阅读0次

    引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感动天,董永娶仙”,大概中华民族以孝治天下,由来已久。历史上更是举孝廉以为官,我不否认有些感恩父母的孝道在里面,但是多数时候仍然是伪孝和愚孝。因为要有孝廉的名声,所以搞伪孝;因为父母家长制,所以子女不得不搞愚孝。
          二十四愚孝之“亲尝汤药”

                    (壹)

    这个故事主人公又是一个帝王,名字叫刘恒。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原文如下:

    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老郭把三四也记错了,但也不能全怪老郭,人的记忆力有限,古代书籍本来就不多,老郭不一定及时有资料可以查阅啊!

    这个刘恒时代,也是吕后和刘恒他哥刘盈(BC210-BC188)开始用察举制考察用人的时候,不论将来他刘恒有没有机会做皇帝。

    首先他哥要求这个孝顺,这个全国都在实行,有很大的好处的。所以刘恒从小有这么个美名传扬出来我就不奇怪了。

    刘盈一直没有儿子,并且吕后倒行逆施,杀了刘邦一堆堆儿子,大家看在眼里,觉得自己都有可能做皇帝啊!所以,各郡国的刘大王们摩拳擦掌,也是很正常。

    汉文帝的生母是薄姬,即后来的薄太后。汉文帝奉养母亲毫不懈怠。母亲曾经生病三年,文帝晚上不合眼,也就是“目不交睫”,不解衣带,尽心服侍母亲。

    母亲喝的汤药,不是自己亲口尝过,就不进献给她。文帝的仁孝传闻于天下。今天来看,虽然这些历史的记载不免有夸大阿谀之处,但是他的孝行却确实被人们一代代认可了。

                    (贰)

    汉文帝待人接物方面,从他的遗书也可以看出端倪,遗书如下:

    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內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惧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跣;绖帶毋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哭临宮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時,禁毋得擅哭临;以下棺,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纤七日,释服。他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

    “我听说,天下万物只要有生命,没有不死的。死,是天地之间的常理,是万物消长的自然规则,有什么值得特别悲哀的呢!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都乐于长生而厌恶死亡,为了追求厚葬而不惜倾家荡产,为了强调服丧尽孝而损害身体健康,朕很不赞成这些做法。

    况且,我本人既没有什么德行,又没有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而今死了,如果再让臣民长期地为朕服丧哭祭,遭受寒冬酷暑的磨难,使天下父子悲哀伤心,使老人流涕伤感,守丧期间再限制减少了他们的饮食,停止了对鬼神的祭祀,这正是加重了我的失德,让我怎么对得起天下的人呢?

    我有幸获得拱卫先帝宗庙的权力,以渺小之身,得以称尊于天下诸侯王之上,已有二十多 年了。

    幸亏有上苍神灵保佑,国家得福,境内安宁,没有战争。我并不聪明,时常害怕自己做了错事,而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耻辱,惧怕年长日久,自己可能会因失德而不得善终。

    现在万幸的是我得以享尽天年,又可以在高堂供养,哪里还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

    我现在诏告天下官员百姓:

    从遗诏下达之日起,悼吊三日,便都换下丧服;不要禁止百姓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从那些办理丧事、参加祭奠的亲属和官员开始,都不要赤脚接地;孝带不要超过三寸宽;不要在车辆和兵器上套戴丧服的标志;不要组织百姓到宫中来哭灵吊丧;宫中应当哭祭的人,都在早晚各哭十五声,礼仪完毕就停止哭祭;非早晚哭祭时间,严禁擅前来哭祭;棺椁入土后,凡属‘大功’的宗室亲友,只穿丧服十五天,‘小功’只穿丧服十四天,‘纤服’(缌麻)只穿丧服七天,就换下孝服。其他未有在诏令中明确规定的问题,都要参照诏令的用意办理。

    遗书要向天下臣民公布,使百姓都知道我的心意。灞陵周围的山脉河流都保持原貌,不许有所改变。后宫的嫔妃,从夫人到少使,都送归回家。”

                  (叁)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汉文帝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不是让各位震撼呢?

    实际上,我们现代人用更加简介明了的总结,大致他想传达的意思如下:

    1、 从遗诏下达之日起,悼吊三日,便都换下丧服;
    2、不要禁止百姓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
    3、从那些办理丧事、参加祭奠的亲属和官员开始,都不要赤脚接地;
    4、孝带不要超过三寸宽;
    5、不要在车辆和兵器上套戴丧服的标志;
    6、不要组织百姓到宫中来哭灵吊丧;
    7、宫中应当哭祭的人,都在早晚各哭十五声,礼仪完毕就停止哭祭;
    8、非早晚哭祭时间,严禁擅前来哭祭;
    9、棺椁入土后,凡属‘大功’的宗室亲友,只穿丧服十五天,‘小功’只穿丧服十四天,‘纤服’(缌麻)只穿丧服七天,就换下孝服;
    10、灞陵周围的山脉河流都保持原貌,不许有所改变;
    11、后宫的嫔妃,从夫人到少使,都送归回家;
    12、其他未有在诏令中明确规定的问题,都要参照诏令的用意办理;
    13、遗诏要向天下臣民公布,使百姓都知道我的心意。

    如此周到详尽的考虑安排,恐怕现代人都不一定想得这么周全啊!所以,我们现代诗人可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真要穿越回古代,你农民一个,兴许还是只能在古代当个农民。╯□╰

    汉文帝的薄葬思想也影响后代皇帝,汉光武帝刘秀遗书直接说:“我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

    葬礼搞得风风光光就是孝顺吗?恐怕未必,我倒是觉得恰恰是大不孝的体现,父母多数是想子女过得比自己更好,过好了自己的生活才是大孝。做给别人看的的表面风光,都是愚孝和伪孝。

    所以,在讲二十四愚孝同时,不妨给孩子们讲清楚,这里面的真正内含,愚蠢和欺骗之处讲了出来,自然不会禁锢思想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四愚孝》(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ul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