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丧文化——“躺平,碍不了谁”

丧文化——“躺平,碍不了谁”

作者: 蘑菇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1-06-09 22:50 被阅读0次

文 | 实用菌

 01 

最近,“北大韦神”风靡全网。

这个手拎着一袋馒头,手臂夹住一大瓶矿泉瓶装水的“怪人”,瞬间成为大家热议,甚至相争追捧的新一代偶像。

普普通通的皮囊下,有着赫赫“战绩”。

l 代表国家队征战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大获全胜。

l 第二年,第50届的IMO,再次满分。

l 以一己之力拿下丘成桐大学数学竞赛所有金奖,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满贯选手。

他怪吗?真挺怪!

一心扎在数学里,两耳不闻他人言。

我行我素,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他的生活方式十分独特:

为了“环保”,他不开空调,不喝纯净水,晚上在宿舍也不开灯。

这不就是一典型的“反潮流”先锋吗?

如今,似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偏离所谓的“主流文化”道路,拒绝“核心性行为”,拒绝一切对他们而言很麻烦的事。

 “边缘性行为”,越来越普遍常见。

 02 

反潮流文化——“我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说起和“韦神”一样的怪人,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也算一个。

据称,创业之初,乔布斯很努力要成为反潮流文化的化身。

留着一撮胡子,对“深绿色蔬菜”严重上瘾,非常消瘦,样子和身上的气味都很怪异。

气质虽怪,却无比执着。

他推崇“极简风”,要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

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真正想要从事的事情上,比如学习、自我提升。

别人追求的,绝不会影响自己。大家都说好的,自己反倒说“不”。

这种“反潮流”,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离开了大众路线,自己活得边缘。

难免会失去很多可以和身边社群的交流的机会,可他们活得足够“自我”。

哲学家埃皮科蒂塔曾经说过:

“一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于外来事物的依赖。”

“反潮流”斗士们不在乎颜值在别人口中的评价,也不靠炫技吸引眼球,他们只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捍卫自己的原则,享受“孤芳自赏”的快感。

就像前几年媒体争相报道的“流浪大师”沈巍。

受尽主流社会的诸多禁锢后,他放弃“金饭碗”,不顾别人的指指点点,彻底放飞自我,离开家享受“流浪”的生活。

别人笑他太疯癫,他笑别人看不穿。

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就是主宰自己的王。

心理医生毕淑敏说:

“忽略了自己内心想要的,总把别人的看法看得很重的人,是活不出自我的。”

反潮流出走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keep real,快乐自在。

 03 

糊弄文化——“差不多得了”

脱口秀演员杨蒙恩曾在节目上吐槽甲方爸爸是“孙子”。

内容引起乙方人极度的舒适。

不是骂“甲方”,而是甲方提的要求,和“孙子”一毛一样。

怎么办,爸爸也是金主。只好,心平气和地接受,告诉自己“他其实什么都不懂”。

有些事情,别人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糊弄”一下得了。

本来,生活就是一场大型的糊弄,“没什么事情不是靠糊弄过去的。”

说好的减肥?

立下flag雄心壮志,一看到美食秒“认怂”。不吃饱,怎么会有力气减肥呢?

说好的人情往来?

订鲜花、写卡片、买礼盒……太麻烦了,直接一个微信红包发过去完事。

说好的明早10点前交报告?

咖啡啥的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东风”,瞌睡虫一上来,得了,明天请个假赶赶呗。

有些话,说了等于没说;有些决定,做了等于白做。

生活都那么难了,何苦自己为难自己,差不多得了,别要求太多。

豆瓣有过一个调查,问广大网友“都想糊弄什么事情”。

其中,糊弄指数最高的是“对话聊天”。

无效无价值无意义的“三无”沟通,早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最想拒绝的事情。

被别人拉着问“工资多少”“找到对象没”?

被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当成垃圾桶一直听她吐苦水?

被迫听着别人不停炫耀自己,秀自己?

哪怕心里已经翻尽白眼,脸上还得“哈哈哈”,嘴里还得“嗯嗯嗯”。

既不想对方难堪,又不想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只能使出不断升级的糊弄手段。

为此,豆瓣“糊弄学”小组创始人摸鱼的阿汤出面澄清:

所谓“糊弄学”,就是以看起来不敷衍的方式,去应对生活中难以推脱之事。

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把糊弄节省出来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何乐而不为?

 04 

丧文化——“躺平,碍不了谁”

“内卷”这个词,无数社畜闻风丧胆,唯恐避之不及。

与之相对,“躺平”迅速火了。

有人给它下了定义:

所谓“躺平”,即面对房租、房贷、车贷、水电这些生活压力,面对职场竞争、家庭鸡毛蒜皮这些难以解决的“谜题”,年轻人选择瘫倒在地,一概不管。

乍一听,满满的“丧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也出面痛斥“躺平族极不负责”。

面对质疑,“丧文化”的发言人——李雪琴忍不住发声:年轻人,丧点怎么了?想要躺平算什么?

这不过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精神上的松弛。

心理学上,有一种“防御性悲观主义”,讲的就是类似这种应对压力的态度。

当焦虑、紧张情绪来临时,越是丧得坦然,越能让自己安心自处。

“葛优躺”如此风靡的背后,藏着多少年轻人对“躺平”的向往。

全民内卷的社会下,能抽离片刻,偶尔消极应对外界的压迫和要求。

看似不思进取、不负责任,实则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和负责。

一位在网易云评论区分享的网友称:

“所有嘲笑‘网抑云’的人,不理解我们肩上背负的压力、重担。

难得有一个不打扰别人的出口可以让我们发泄一下,丧一会,这才真正是爱自己吧!”

从侧面来讲,他们不过是在“心理补偿”

以“丧”的消极,抵消内心的不安,促使人生朝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丧,不完全是灰色或消极。

不管是躺平还是“葛优躺”,敢如此自嘲的,正是《内在动机》一书中所提到的“真实自我”的代表:

珍惜人生拥有的“小确幸”,无所谓人生的“大失去”。

 05 

如今这个竞争激烈、压力无处遁形的社会环境里,年轻人反潮流也好,糊弄、丧也罢,无非就是以所谓的“边缘性”行为追求内心更大的平衡。

短暂地逃离到自己的“桃花源”逍遥一日,自由自在。

他们并没有厌世或拒绝外界的参与和互动,不过是更看重个人独处的时间,想从中汲取能量,让自己更有底气和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正如Jony J说的那句话:

“边缘一点没什么不好,反而更加能看清楚自己。”

与其慌不择路,不如从心出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为的是更好地爱自己。

实用小tips:

如何优雅的“躺平”?

1、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

2、身体可以暂时的休息,但是不能让思想停滞不前。

3、扎心一问:你存款够吗?

相关文章

  • 丧文化——“躺平,碍不了谁”

    文 |实用菌 01 最近,“北大韦神”风靡全网。 这个手拎着一袋馒头,手臂夹住一大瓶矿泉瓶装水的“怪人”,瞬间成为...

  • "丧"文化,躺平的人生?

    可能是因为自己上了年纪了,慢慢就开始喜欢说教 最近刷各大app,“媚青”文化盛行,只要年轻人爱听的,有共鸣的就有更...

  • “躺平”有理的到底是哪些人?

    白岩松批评了下“躺平”,然后一堆自媒体开始就“躺平”开始Diss,“我躺平碍你什么事儿了”、“躺平是我自己选择的生...

  • 今日份日更—躺平怎么啦?我喜欢

    今日鸡娃和躺平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热词。不少人再感慨邻国的丧文化已经蔓延至我国,更有甚者认为躺平是未来没希望的! 大...

  • 无标题文章

    您碍不了我在长大 我碍不了您发的斑白 时光总扼杀我在您身边的时间

  • 躺平文化

    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提出的“躺平”会让某些人高潮呢? 本身我自己也不是很理解“躺平”,前两天看了一篇公众...

  • 欠债数亿,高中未毕业的罗永浩:成年人的崩溃,不妨看看这本书

    前段时间“躺平”“内卷”等新词好像席卷了当代年轻人的斗志,丧文化教人学会了堕落。 “同期进来工作的同事已经升级为管...

  • 假如你被生活欺骗了

    假如你被生活欺骗了 不要躺平 不要摆烂 不要被丧文化充斥着 假如被生活欺骗了 不要歇斯底里 不要破口大骂 不要自暴...

  • 【“躺平文化”的诠释】

    【“躺平文化”的诠释】 一、“躺平文化”的概念 最近,“躺平”成为最火的网络热词。该词来自4月份“中国人口吧”里的...

  • 30天读30本书,挑战第7本《你充满电了吗?》

    手机没电了就不工作,人没电了会怎么样?电量不足又会怎么样?充满电了又会怎么样? 最近几年流行的“丧文化”和“躺平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丧文化——“躺平,碍不了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uy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