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团队新开发的app面向的种子用户群非常年轻,我也借由这个机会接触到一些00后的朋友们。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也没能在互联网上找到00后非常集中的地带。
我猜测原因大部分在于未成年的他们在学校里还不能大张旗鼓地使用手机和电脑,即使有机会,相比UGC社区和各种论坛,我相信“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拥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直到我从一个00后朋友的口中了解到了“扩列”和“CQY”这两个词,才感到发现了新的天地。
一、“扩列”的起源:社交暗语
“扩列”,顾名思义,是扩展朋友列表。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这个词起源于百度贴吧“李宫俊吧”。
注:李宫俊是1990年出生的一名网络专栏写手,其作品多为QQ个性签名和QQ个性表情等。略显浮夸和矫揉造作的文风和内容针对性非常明确,就是吸引青少年网民,击中他们彰显个性的痛点。
这个贴吧的吧务在第二次清空帖子之前(具体事件我不了解),禁止吧内的用户互相留联系方式,一切交友类型的帖子都会被封禁。于是,吧友们用暗语“扩列”来指代加好友,把类似的帖子都称为“扩列贴”,以至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95后,00后的社交暗语。
根据百度指数的结果来看,扩列一词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大约在2016年的4月前后。百科所说的贴吧事件大约也应该在那个时间段发生。
这个关键词至今的热度还不算很高,周均搜索量不足1000。但呈逐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移动端,这个趋势更加明显。
二、“扩列”的表现:线上与线下
作为“扩列”源起的李宫俊,身份是网络写手,专门写QQ空间,个性签名一类的内容。“扩列”这一现象也与QQ息息相关。
首先就是QQ扩列群。
一般扩列群的目的非常简单粗暴,就是成员间的互加好友。一般由群主发起,首批成员是群主的好友,然后按“拉20个人给管理,定期更换管理”的激励方式引起用户数量的裂变。这样的群组中,几乎不会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以青少年的求关注,求加好友为主。
扩列群分为“二次元扩列群”和“三次元扩列群”,前者结合动漫,古风音乐,手办以及一些青少年的二次元亚文化成为群组,后者通常就是以增加好友数量,个性签名、说说、和日志的互赞为目的。这本质上是一种点赞的互换,青少年的根本诉求是营造自己的热度,并不能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交行为。
在扩列活动中,有一类被称之为“单向扩列”的行为被大多数扩列玩家所不齿。即添加了好友后立即屏蔽了对方的空间动态,只让对面的人给自己点赞而不愿意去看对方的状态。这就打破了这种交换的平衡。
此外,百度贴吧“扩列吧”,qq兴趣部落“扩列”部落,以及专门的“扩列”app,都是线上比较常见的渠道。大量的青少年聚集在那里,寻找点赞数字的增长或者慰藉内心的小小孤独感。
和一些00后的学生朋友们聊了之后意外发现,他们还会有将自己的qq号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里以求得扩列的行为。
三、“扩列”的原因:网红时代
从下笔写这篇文章开始,这个章节我一直空着,跟扩列群的几个群主和成员聊天,也注册了马甲去到扩列app和百度贴吧尝试性发了一些求扩列的帖子。但老实说,我还是不敢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00后的心理,这样太草率。但我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猜想。
网红的示范效应:之前问到一个少年朋友,他最崇拜的偶像。他说了三个名字:库里(勇士队篮球明星),MC天佑(快手平台喊麦主播)和“五五开”(原名卢本伟,英雄联盟前职业选手,现为斗鱼主播)。除开库里外,另外的两人都是借了网红时代的势,天佑在快手,五五开在斗鱼,从平台数据上来看都有数以百万计的粉丝,已经是规模非常巨大的IP了。直播间的弹幕简直可以达到“爆屏”的效果。
对于网红高人气的崇拜和直播,自媒体的兴起,让青少年有着对人气的巨大渴望。他们在空间发的说说,日志,个性签名都希望有大量的人来点赞和评论(这个行为在他们口中称之为“暖说说“),就之前研究的网络用户常见的痛点来看,这种行为大概起源于”自身形象的塑造“这个痛点。
想念我玩qq,每天不停看哪些人访问了我的空间,惶惶地去看谁给我评论,留言和“踩脚印”,并且一条一条认真回复的年代了!
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孤独感。这个我不敢妄论,因为单从网上访谈并不能确定用电脑或者手机和我交流的青少年是不是孤独的。但从大趋势来看,95后,00后独生子女的比例仍然很高,学业压力和竞争也日益加重。光怪陆离的社会给他们提供了诸如王者荣耀这样令人中毒的娱乐方式,却也为他们和同龄人的交往设置了一堵墙。他们孤独不孤独,不得而知,至少,按照通常的心理去揣测,在网上疯狂添加陌生人只为增加自己小小空间人气的孩子们,应该在现实中并不那么快乐。
四、营销的启发:粉丝的“扩列”
对于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受众的产品,可以利用火热的“扩列”文化来扩展自己的粉丝群,并且非常精准地触达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和类似“今日头条”这样的媒体平台的运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忽视QQ这个老牌软件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
手头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基本已经达成了“大人爱用微信,孩子爱用QQ”的共识。这个趋势自然地将用户群分隔了开来,而在“扩列”行为中火热的那一部分,除开微商和一些不怀好意者,大部分都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青少年网民。
有几个方法值得记录一下。
一是QQ超级会员的“好友克隆”功能。充值了年费超级会员的QQ号每个月会有一次权限去将另一个QQ号的好友移植到自己的号上。
这个功能非常恐怖……或者说非常暴力。我今天试了一下,我充值了超级会员的新号,直接一秒内移植了公司同事“边缘”qq上的1600多名好友。而且这种移植越过了好友验证的阶段,只是发了一个“你好,我是边缘(XXXXXXXX)的新号小V(XXXXXXXXX),正在使用超级会员功能移植好友。”
之后,我在QQ空间所发布的任何内容,都将被展示到这些用户的空间动态中。
那么如果克隆的对象是扩列群的群主(他们通常都是青少年),他们好友列表中数以千计的青少年用户(至少年龄上相当符合我们的预期)就会成为你的好友,并且阅读到你空间中的内容。甚至如果空间中已经有了一些初始内容,他们在收到好友克隆的消息的时候,就会直接习惯性地点开空间查看。
这个手段带来的流量,对于一个冷启动期的针对青少年的社交app来说,非常可观且成本相对低廉。仅仅需要一个年费超级会员的240元/年左右,就可以每个月获得约2000名的用户。
上图就是效果,在今天进行好友克隆之前,我的好友数目不过百人,说说的阅读量稳定在30左右,进行了操作之后,阅读量和点赞数大大增加。
如果能够比较好地在空间持续产出内容,这些用户就相对能容易地成为你的粉丝。
另外,顺着这个思路,QQ好友的增加除了让QQ空间的营销更有效率以外,还可以延伸到兴趣部落和QQ公众号这两个强相关的渠道。
前者可以关联QQ群,通过已有QQ号的大量好友,理论上可以比较快速地积累起UGC社区的第一批用户。
后者的优势在于关注的入口非常明显而取关的入口藏得非常深。一旦用户通过一篇文章关注了你的QQ公众号,就会通过QQ的“生活服务”收到你的推送,虽然打开率不如微信公众号,但胜在年龄段的集中和互动频率相对高的特性。
以上两个渠道我还在熟悉过程当中,有新的体会再补充。
(初稿完成于2017.8.31,搬运至简书)
网友评论
直接花几百块钱从QQ靓号站买断一个念起来很顺的QQ(有的人就是随便申请的号码),然后找网络推手刷名片赞,刷空间访问,用超会克隆好友,互赞互推,一个新买的号码一转眼就好像是一个老号,很难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