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赎

作者: 南宫若洛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09:52 被阅读15次

                      ――《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我从何而来,我眼前世界为什么是如此模样;我欲往何处,我该如何将眼前的一切打破?

    我是谁?为什么总是追求安全感却又求而不得,古典老师用了大量的社会现象和例证完美的解释这一问题,但我想胡诌一下安全感背后隐藏的人生观,若言语有误,权当玩笑。

    让我们来追寻一下生命的源头。

    人生来一无所有,自认为自己是这世界的中心,便希望自己能够有存在感,一旦爸爸妈妈不搭理自己,就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从而开始进行自我否定,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事实上,安全感不也就是存在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嘛。正是因为对未知的不了解,才会产生恐惧,进而有了对安全感的追求。

    但是人都是有舒适区的,能安静的活在里面,为什么要出去?所以大多数人不愿意自己去努力,一味的去追求外在的事物和人。他们用尽全力希望别人能够给自己安全感,能够保护自己,因此人们才会去追求无尽的金钱,畸形的爱情……以希望自己能够有所得,最后不过是以爱之名而已。这不是爱,是讨好,是强求……

    有些人一生都在强求别人给自己,追求所谓的平等,其实从一开始你对平等的概念就解读错了,又怎么会得到真正的平等呢?

    我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喜欢才去认真做,而是因为用心去做了才会喜欢。

    回想一下,自己有多久没有全情投入一件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废寝忘食的学习成了别人眼中的一种炫耀,提及它的人已经很少,能做到的更是少之又少。

    沉浸在一件事中,忘了自己,忘了时间,也忘了世界,只有眼前的一切,所谓的活在当下,不仅仅指的是不惆怅过去,不感叹未来,更多的是体会当下的自己,屏气凝神,用尽全身的精力去做好现在这件事,心无杂念,享受其中,这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感受到其乐趣也不过是附加成果罢了。

    为什么当代的人开始选择极简,推崇慢节奏的生活,不恰恰是因为在这种数据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过剩,人们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反而不能深入了解,轻而易举的说喜欢,自然轻轻松松就放弃。还没有真正了解过,即云淡风轻的说一句,我不喜欢。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眼中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这两个问题看似差不多,实际上相差甚远。举个例子,第一次吃饭,妈妈告诉我们,不能用手抓,要用筷子吃;上小学,老师说1+1=2,我们便毫不怀疑的相信了老师的话,没有问一句,为什么?这不一定是这世界本身的模样,而是我们经过外界的影响所形成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不再去追问一句,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渐渐的,我们眼里的世界变成了自己认为的那样。可笑的是,我们竟然傻傻的以为这就是世界本身的模样。

    在此做一种假设,如果我们从一出生就没有人影响,一直过着自我应该过的生活,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在无形中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呢?当然,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别人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打破他人观念的限制,会不会重新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着去些微小的改变,万一有效了呢?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去?三个永恒不变的问题,每个人对其的理解都不相同。若能打破那思维的墙,让自己的格局因这本书得到放大,便是再好不过。

    感谢这本书,让我的灵魂得以被救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xs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