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知乎上有位知友是这么回答的:
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的生活条件,
更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与素质。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脏、乱、差,单调乏味?
问题就出在“感性素质”——因为TA的感性素质低,感觉不到环境多么恶心。
所以很多人,即使有钱了,依然不懂得什么是美。

美不是用钱能堆得起来的。
诗词也是艺术的一种,学他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要学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呢?
同样是来自知乎的神回答:
让你在看到美景的时候不会只有卧槽牛X,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你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向上仰望时,不会蹦出“holy SHXX! It's so big! ”,多少能来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多背两首诗不能加薪,没法升职,更不会因此一夜暴富,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在这个天天追求干货的时代,“有用”被到处拿来说事儿;没用的东西,还有哪些湿货,就活该被摒弃么?
可是,多背两首诗,不仅背不了吃亏,背不了上当,
更能查春江水暖,绿柳初黄;
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寂寞的时候,别再满世界发微信,呼喊着“我寂寞啊!小哥哥小姐姐谁来撩我一下!”
去看看李白的诗吧,看看他寂寞的时候,是一幅怎样的光景。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你看看人家!自己一个人喝闷酒,都能喝得这么嗨!
自己一个人喝酒多没意思,人家邀请月亮和影子一起喝。
虽然俩陪酒的都差点意思,得了,凑仨人就这样吧!
月亮伴着歌声晃动,影子随着舞姿摇曳。
醒着还能有你们陪着,酩酊大醉之后,太阳升起,谁知道你们都去哪了。
你看看人李白,不光找了两个伴儿,还给人家安排剧情。
有意思的灵魂都是这样的吧?

电影《荒岛余生》里面,男主查克寂寞难耐,把排球威廉当做自己的伙伴,
跟他说话,给他安排剧情,甚至在排球掉进大海后,因为失去了伙伴痛哭流涕。
这个能力是后天养成的嘛?
不,孩子们就有这样的能力。
拿着两辆小汽车开始对话,聊天、抓坏人、救火、帮助别人……
在跨越椅子和沙发的时候,把自己变成身穿善良铠甲的英勇骑士,把家里的地板变成热量滚滚的岩浆池。
可是,再看现在人们的做法,
明明想变成一个有意思的灵魂,却拒绝去看有意思的灵魂写的诗句。
我不是语文老师,也不想把诗词每一句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主要是不能……噗),所以,我每天背一首,然后借题发挥侃两句,要是能撩动你去翻翻唐诗三百首的心,那便是功德无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