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部分 声东击西(2)

第二部分 声东击西(2)

作者: 阅读能量 | 来源:发表于2024-11-05 06:02 被阅读0次

小心两面人

第二部分声东击西(2)

不少知名战役,都运用了声东击西之计。1942年,英军蒙哥马利元帅在北非打击“沙漠之狐”隆美尔,便是结合了反间计、声东击西之计:利用英军破解德军通讯密码之机,故意发出英军拟发动进攻地点的假情报,转移了隆美尔的战备部属,并在发动攻击时,采取主攻、佯攻双头并进,一举击垮隆美尔的气势;隆美尔苦撑十余日后,被迫撤守北非,他的500多辆战车仅剩12辆,赫赫有名的第二十一装甲师溃不成军,德国在北非一败涂地,大局为之逆转。1944年,艾森豪威尔指挥的诺曼底登陆,1950年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都同样诱敌出错,扭转战局。

“声东击西”,一言以蔽之,便是个“诈”字。《三国演义》里,许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曹操)奸雄,今果然也。”曹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

何止兵不厌诈,在人生战场上,也处处有诈,更有那许许多多的两面人,棉里藏针、大巧若拙、阳奉阴违、前倨后恭、口蜜腹剑、吃里扒外、左右逢源、两面三刀……仔细看看,不都是在玩“声东击西”的伎俩吗?

小心,不要以为狼真的从东边来了!

原典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诠释】

如果作战意志混乱,对于敌情的分析也会跟着出错,这将为自己带来不可预料的结果。

《易经·萃卦》显示:坤下兑上。上卦为兑(泽水),下卦为坤(大地),泽水覆盖大地,是指水患横流。引申为敌人不能控制混乱的形势,此时我应善加利用之。

西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奉命平乱,他坚壁不战,吴王刘濞之兵向他阵地的东南集结,他根据战略需要和敌情分析,而把重兵严守西北。不久,刘濞以精兵在西北发起突击,汉军因为有备,使叛军不能得逞。

汉末,朱隽在宛城围攻黄巾军,他在宛城的东南角大张旗鼓、大造工事,鸣鼓发动攻击,黄巾军果然集中全力在东南方拒守,朱隽暗中以五千精兵从东北角乘虚而入,一举攻破宛城。这个战例显示:敌人意志混乱,便不能正确地分析情势的发展。因此“声东击西”策略能否运用成功,端视敌人作战意志是否混乱而定,若乱,则我可以运用而取胜;若不乱,则我方将自取败亡,所以“声东击西”是一种行险的策略。

相关文章

  • 三十六计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第一套 胜战计 1.瞒天过海 2.围魏救赵 3.借刀杀人 4.以逸待劳 5.趁火打劫 6.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

  • 声东击西。

    “你居然是一个人?!”他像是听到他亲爹其实是隔壁姓王的矿产老板一样激动。 “嗯。” “oh my god!” “y...

  •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 东边的云彩,西边的雨。微透窗,侧听稀稀落落的雨滴拍打自己的门窗。稀稀疏疏的风潜入寒舍,滋润千丝万缕的思绪...

  • 声东击西

    文/ 岁月侵蚀掉了壁中的秀娘 院中的老翁拿起一桶颜料 蹲坐在廊边眷恋着人间四月 他却总说身后的壁画还未补全

  • 声东击西

    妹妹是做外贸的,前几天跟犹太人做生意被“摆了一道”: 一套东西300美金,犹太人问配件A多少钱,妹妹报高了10%,...

  • 声东击西

    美子、靖三和张敏三人搭伴去山林里游玩,遇到了守林人赵英雄。赵英雄常年和两个偷猎人在山林里周旋,美子等三人与那两个偷...

  • 声东击西

    电影“摆渡人”有这么一个桥段:男主角为了接触调酒师,每天都来挑战一杯倒,也因此摔得遍体鳞伤,不过男主不关心,...

  • 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是:“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坤下兑上,为泽地萃卦。萃卦象...

  •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是近义词,围魏救赵侧重行动,声东击西侧重口头宣传。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战国...

  • 妙计“声东击西”

    《淮南子•兵略训》有云: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部分 声东击西(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bs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