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为人知的历史(五):鸣镝弑父

不为人知的历史(五):鸣镝弑父

作者: 偷得浮生半日闲呐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11:17 被阅读0次

秦汉之际(与刘邦同时期),冒顿(mò dú) 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长大后被立为匈奴太子,成了匈奴单于的继承人。 但因头曼单于偏宠后娶的阏氏(yān zhī ),爱屋及乌,渐有废冒顿而另立后娶阏氏之子之意。于是头曼命令太子冒顿为人质,遣送去西边的月氏国,且在冒顿到达月氏国不久,便派大军尾随其后进攻月氏国,意思很明显,希望借月氏国的复仇之刀,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月氏国得知头曼来攻,果然牵怒于冒顿,准备杀他。但冒顿这个人不但勇悍,而且也狡猾,他一觉察到形势不对,就偷了一匹良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快马加鞭往回逃跑。回逃路上,冒顿恰遇父亲率领进攻月氏国的军队,头曼一见儿子,十分意外,只好自己拐弯,找台阶下,赶快命令冒顿率军一万余人,与月氏国迎击而来的军队打了一仗,不分胜负,最后各自罢兵归国。

回来后,冒顿彻底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他开始密谋除掉父亲,还有那让人讨厌的后娘和异母弟弟。他想的办法很另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冒顿既狡猾,也聪明,他造了一种响箭(鸣镝),然后训练部下,他要求部下说:“凡我响箭所射的目标,大家要一齐射,谁不全力射击,立斩。”于是,他带领部下射猎鸟兽,他箭射向哪个鸟兽,部下都要射向那个鸟兽,谁不射,他就把对方斩首。后来,他以响箭射自己的良马,左右有不敢射的,他立即杀了他们。他又用响箭射自己的爱妻,左右当然有不敢的,不敢射击,冒顿又杀了他们。在一次打猎中,他用响箭射击父亲头曼单于的良马,部下们便毫不犹豫地跟着射,这预示着大功即将告成。最后,冒顿跟随自己的父亲头曼去打猎,乘父亲不注意,他拉弓就向父亲射出了响箭,他部下也跟着射击,头曼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射成了一个刺猬,死了。这就是所谓“鸣镝弑父”的来由。 

随后,冒顿自立为单于,成为了匈奴大国的新当家。不过,他在继承父亲单于大位的同时,并没有像匈奴人的习惯那样顺便接收父亲的女人,而是将他的后母以及那个无辜的弟弟一并杀死了。

相关文章

  • 不为人知的历史(五):鸣镝弑父

    秦汉之际(与刘邦同时期),冒顿(mò dú) 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长大后被立为匈奴太子,成了匈奴单于的继承...

  • 消失的匈奴铁骑

    历史事件 鸣镝弑父(míng dí shì fù)历史事件梗概:秦汉时期,冒顿(mò dú) 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

  • 鸣镝弑父的冒顿单于

    我们知道刘邦曾遭遇“白登之围”,差点回不来了。是谁把他围在白登的呢,就是冒顿单于。 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做过跟冒顿单于...

  • 杂记四首|回望西风凝,云低四野平;万般终寂寥,嘹嘹飞镝鸣

    定风波•鸣镝 苍龙出水撼长空,地阔天高飞镝鸣。 锦衣少年纵白马,休夸,弯弓潇逸...

  • 骨鸣镝

    司马迁不朽之作《史记》,其中的《匈奴列传》记载了“鸣镝”的来历。 秦汉时期,中国北方有个少数民族叫做匈奴,匈奴的首...

  • 《血鸣镝》

    -引文- 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于月氏。冒顿既质于月氏,而头曼...

  • 鸣镝的由来

    一种飞行中带响的箭叫“鸣镝”。 司马迁不朽之作《史记》,其中的《匈奴列传》记载了“鸣镝”的来历,大概如下:秦末汉初...

  • 【原创小说】鸣镝

    (一) 我最心爱的阏氏来了。我喜欢这个美丽柔媚,又有些狂野不羁的女人。 ...

  • 看懂“明夷”的卦象,学会韬光养晦

    “明夷”,直译为光明消逝,或解为鸣镝、鸣禽。看卦画,太阳落山之象,说是鸣镝也可。从诗歌艺术角度,“明夷”类似"假语...

  • 弑父(五)

    这时,魏诗初已经完全喝醉了,歪歪地斜在桌子边,嘴里还在不停的骂人。俗话说,恶向胆边生。魏文超再也忍受不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为人知的历史(五):鸣镝弑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ix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