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脉之脾经

作者: 艾灸中医养生主任 | 来源:发表于2019-06-10 18:09 被阅读37次

脾经——化掉任何慢性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您就能收到健康知识的信息。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足太阴脾经公主,我起于足大脚趾的隐白穴止于胸上方的大包穴,我的走向由脚到腿,腹部,止于胸部。我的经络上共有20个穴位,我的经络不通会引起肌肉松弛,乳腺增生、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风湿等,脾经在中医来讲是非常强大的作用,被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的循行时间在9点—11点,此时间按摩我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 可配合姜、甜橙、柠檬、茴香、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十四经脉之脾经

经常按摩脾经,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为防病治疗疾病储备最大的能力,按摩小腿脾经,肥胖者可以变瘦,瘦者可以增胖。长在舌头上的口疮,揉心经上的少海穴可以消除,长在嘴唇上的口疮,多揉小腿脾经上的穴位可以解决。

脾胃出现问题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的现象会有:

1。肩膀疼痛可能的症状:右肩经常痛时"肝脏"有问题。左肩酸痛时"心脏"与"胃"有问题。两肩同时感觉不舒服,脖子经常觉得僵硬时,肯定是"消化器官"出了问题。

2。偏头痛:你常感觉太阳穴的两边有疼痛的现象,虽然长期求诊。吃药还是无效,你可能同时还伴有便秘。排便困难或腹泻及胃肠胀气等现象。这只要治好消化器官的毛病,自然可治好困扰多时的偏头痛。

3。一般人都以为"便秘"及"腹泻"是两件分开的事,可是有些人会有便秘及拉肚子同时交替出现的现象,平时常觉得食欲减退。腹部胀气。胸部有压迫感或心悸。呼吸困难及失眠等现象,而且感觉自己的体力一天天减弱。肌肉消瘦,又查不出原因,有以上现象,你可能已罹患"慢性肠炎",不赶快处理可能会造成致命的腹膜炎

4。小肠与淋巴系统:不明原因的疼痛经常困扰我们,若你的咽喉没有发炎,但经常不舒服或疼痛,脖子两侧也经常胀痛,肩膀与手臂外侧也会有不舒服与胀痛,但查不出原因,经过推拿。按摩也只能站时纾解,此现象请多注意"小肠"与"淋巴系统"已亮起红灯。

5。大肠:当你经常觉得口干。口苦,想要多喝水,而且容易鼻塞。流鼻涕;平时没有蛀牙,但牙齿会痛。脖子两侧会胀大些。不舒服。无法提重的东西,以上在告诉我们"大肠"已亮起红灯。

脾经口诀

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

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

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相关文章

  • 十四经脉之脾经

    脾经——化掉任何慢性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您就能收到健康知识的信息。 我是你们的好朋...

  • 十四经脉之胆经

    胆经——消除疾病,立竿见影,想成将军,先有胆气。大解身心烦忧(人生气就会在肝那里藏着,藏的太多后,发泄不出去,到胆...

  • 十四经脉之肝经

    肝经——保命的万灵丹(中医百病从气生,气从哪里生,从肝那里生,气大伤肝,所以平时要少生气,一气病就挡不住了) 朋...

  • 脾经

    脾经 脾经是足太阴脾经的简称,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脉腧穴有21穴,左右合42穴。 中文名 脾经 胃部分支 从胃部分...

  • 脾经

    脾经 脾经是足太阴脾经的简称,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脉腧穴有21穴,左右合42穴。 中文名 脾经 胃部分支 从胃部分...

  • 学习笔记——脾经

    足太阳脾经 《灵枢·经脉》篇载: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

  • 短裙------妇科疾病、黄褐斑(彭鑫)

    短裙会导致腿部受寒或使经脉痹阻。腿部经脉中最重要的是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经络...

  • 十二经脉之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内踝前面(商丘穴)...

  • 针灸+中基高频考点

    针灸考点 1.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的交接部位在——心中。 2.十二经脉中,肝经与肺经的交接部位在——肺中。 3....

  • 拍一拍,调百脉,补气血,胃口跟着好起来

    胃经 胃经人体十二经脉的六阳经之一,全称叫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穴,从头走足。属胃络脾,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总共4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四经脉之脾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jt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