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经络的各种现象
打通经脉的方法可分两种:
一是引导真气来打通经脉,但必须要有明师在旁指教方可,这对于练功的大众来讲不现实。
二是作不引导。
在本篇的修习禅定过程中,作者即选择了不引导法,只要修习者一心一意把意念放在呼吸上,达到“止”的境界。体内气机开始启动而产生“真气”流动,但修习者切记不要理会这真气的动向,顺其自然,更不可去导引它,否则影响练功的效果。
密宗气脉学以三脉七轮为主,所谓三脉是指左脉,中脉,右脉。但以中脉为主,中脉的位置以男子而言,是由海底——会阴穴。即肛门之前,睾丸之后的地方。一直上贯头顶,即发际以上四指处。以女子而言,是由海底——子宫底部,一直上贯头顶发际以上四指。这条脉络即是中脉。在中脉的左边,由左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左脉。在中脉的右边,由右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右脉。这三条脉络合称三脉。
至于七轮名称是:梵穴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它们并非真有七个轮盘,而是部位的代号,分别分布于头顶发际以上四指{梵轮},头顶中央部位 {顶轮},鼻子以上两眉中间{眉间轮},喉头部位{喉轮},心口部位{心轮},肚脐部位{脐轮},会阴部位{海底轮}。
综合以上共称三脉七轮。
道家气脉学,总称奇经八脉。先由督脉介绍,督脉是人体后背的尾椎底部开始,沿脊椎而上,经后脑勺部位上去,称为督脉。任脉是由人体内海底开始,经肚脐处,心口处,喉头处而上,称为任脉。任脉在前,督脉在后。这两脉之中分别都有三关,即道家所讲的前三关与后三关。在任脉的前三关是:下丹田,膻中穴,十二重楼。在督脉的后三关是:尾闾穴,夹脊穴,玉枕穴。以上称为任督二脉。其他横于腰际的带脉,还有冲脉,再加上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统称奇经八脉。
为何人体是一样,道家与佛家对人体经脉称谓却不同?作者为此在本篇里加以说明,是为方便修习禅定者,能够全面了解 人体气脉学。其实在道家的道书中,他们把人体经脉与气脉的种种变化,统统都用隐语,术语。关于隐语及术语的意思,在古时是秘不外传。比如,道书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就是佛门密宗的左右脉。“前朱雀,后玄武”指的是人体经脉学的任脉与督脉。“大周天”是指气通左右二脉。“河车运转任督二脉”就是小周天。虽说佛家与道家经脉学称谓不同,各有千秋。但站在经脉学的立场来讲,实际是殊途同归。
修习禅定与气通督脉
当修习禅定达到了基本上可以把心念拴在呼吸上,其他妄念也基本降服,这时的大脑中非常静,已到初步定境。继而,修习者会觉察到在自个的会阴部开始,有一股时热,时胀的气流,起于会阴,循后背脊柱向上,经脑颠顶部沿头额而下行至鼻柱,修习者切勿惊恐,这是气通督脉的象征。
另外,在气通督脉的过程中,修习者身体的强弱也会出现不同的征兆,在此,作者把体弱者与体强者出现的征兆,详细说明,使修习者无后顾之忧,循序勤加用功。
{一}体弱者的征兆:
这是指体弱有病或年岁老,还有病根隐伏体内而未察觉者。当这些修习者练至气行督脉时,则会感觉背部胀疼,甚至有背部痉挛现象,而且后背一片冰冷。有了上述情形,修习者首先要明确知道:这并非修习禅定出了毛病,这是证明自己生理上有病,或者是潜伏体内疾病的反应,更值得庆幸的是若不经过修习禅定的测验,还不会提前知道体内有病。另方面,修习者知道自己有病,包括肺病,胃病,肝脏病,心脏病等等内脏疾病。这皆是修习禅定而发出自我治疗疾病的功效。无论修习者知道或不知道体内疾病的大或小,只要有坚定的信心,不懈的修习禅定,就能够自我治疗,很快病症消失,而渐入佳境。
中国著名的气功家蒋维乔大师,他在没有练气功之前,早已患非常严重的肺病,后来开始修习静功,体内宿疾逐渐消失,以至成为我国著名的气功家。所以说:“有病方知身是苦,健时多向乱中忙”。
{二}身体健康者的征兆:
到了这个阶段也会出现背痛或肩部痛,但是背部发热,象有股东西在活动,只是很难往上动的感觉,这即是道家所说“河车”运转到夹脊穴这一关,是气通督脉的过程与现象。望修习者认清。这也是阳气到达“还阳穴”的现象,此时,一定放松心念,守住呼吸,不要把注意力集中背部,只管专心修习安般,其他痛楚的现象一概不理,那这股气就会豁然松弛,打通夹脊穴,进入心境开朗,精神充沛超出常人的境界。
气通玉枕穴(后脑)
当修习者的气机打通夹脊穴这一关后,这股气便循督脉线上行至头部的后脑——玉枕穴。从中国传统的医学观念,“头为诸阳之首”。所以作用最大,它与大小脑神经,间脑,以及脑下垂体等组织密切相关。人体头部有三大要穴:玉枕,前脑,间脑。作者依气脉的顺序来先分析讲明玉枕穴。
等到气机通过了腰部,背部后,便自然而然升到后脑,当这无质无形的气机到达玉枕穴的时候,修习者在坐中就会感觉神志不太清明,昏昏沉沉,似睡非睡的状态。或者在昏昏迷迷中看见事物与景象,在这阶段,修习者要保持健全的修习禅定的理论。就是保持一知:守住呼吸,不理会这些现象,即会黑暗来临,就有破晓天亮。
气机到达后脑,可说是修习者在禅定方面向前迈进非常大的一步,但在这阶段,也是很复杂而又麻烦的阶段。值得欣喜的是,气通玉枕这一关,便可打通中枢神经与大脑神经部分的气脉。而入佳境。麻烦的是,打通了玉枕穴,前脑与间脑在将通而又未通之时,在这阶段,修习者的脑神经受到气机的影响,而会出现幻觉或幻象,有时预测小事也灵验,因此以为已得神通。其实这只是心力的本身,的确具有灵验的感应功能。这些小的感应只不过是修习禅定初始的验证,并不是真正出现特异功能,此时,对大事情并不会灵验,因为定力还不够的缘故。修习者到此时的境界后,千万不要得少为足,沾沾自喜。在修习禅定过程中,无论出现任何景象与验证,要统统不予理会,否则会被修习中的假象,幻象所蒙蔽而功败垂成,须加倍努力,待气机通过间脑,便会心境豁然开朗。
气通前脑
气通后脑玉枕穴以后,气机移至前脑,此时的现象反应,不如在后脑时复杂,它的反应,便是前额左右两边太阳穴发胀,感觉眉心与鼻根之处,有鼓胀或轻微刺痛的感受,但原先杂念纷纷的情形,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没有了,较之过去发生在生理与心理的痛楚感受,也相对减少了。至于幻觉,在这个阶段还是有的,未发生之事,也能提前知道,修习者须认清这并非是天眼通,这只是修习禅定的一点小利益而已。千万不要去执着它。其实这是心念之力与脑波的摩擦而发出暂时的现象。
另一种现象是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指的是正在打坐时,便会闻到檀香气味,以及别的各种香味,这是练功者内脏的正常体香,,换句话说,若是功夫不到这个程度,是不会闻到的,是为修习禅定的功效。
气通间脑
气机通过了前脑这一关,修习者要放松头部的感受,继续守住呼吸,这股气机就会自然的回转于大脑和小脑之间,称为间脑。继而上冲到头顶中央{泥洹宫},密宗称为梵穴轮。世俗的练功者以为这已打通督脉,其实,并不尽然,这是初步打开了中枢神经。
气通间脑之时,在头的顶部有胀满感觉,就象有物体压在上面,这是间脑没有打通的缘故。修习者对这些现象不要理会,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头部,只坚守呼吸,浑身放松而听其自然。继而,修习者就会感到头顶中心,发出一股清凉如水,异常舒适而下沁心脾之感,这股清凉甘甜的津液下降,由舌尖接住而下咽。在七支坐姿中,要求舌抵上颚,即起到这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时下降的津液至香至甜,香是清香,甜并不是糖之甜味,可说形容不出来。中国道家所说的:“醍醐灌顶,甘露洒须弥”,“玉液琼浆”。就是指这下降的津液,修习者须知:这下降的津液,并非是平常口中的唾液。道家认为此下降的津液,是返老还童的长生之酒,虽言过于神秘,但的确它能起到祛病延年的功效。此时,不食而不会感到饥饿或服气能够辟谷。
总之,在修习禅定过程中,气机已通达了腰部{尾闾穴},肩背{夹脊穴},头顶{泥洹宫},眉间{印堂穴},后脑{玉枕穴},以及前脑,间脑。到此时,可以说已经打通了督脉,修习禅定的路已经迈了一大步,切不要得少为足,再接再厉,等待气机下降,再打通任脉。
对任脉的认识
任脉包括了五脏六腑,它的中心在人体的中宫,在医学上也称中宫,主要器官就是胃脘,即是胃部。按阴阳八卦的理念,它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土府”。所谓 “四象五行皆籍土,九宫八卦不离壬”。就是这理论的依据暂且不谈,但脾胃对人体的健康长寿,至关重要,无论大小疾病发生,第一警告就是胃口不开,食欲发生问题。这是任何人都体会过的。
打通任脉是在打通督脉之后,如果任脉打通,中脉也就通了。无论佛教,道教,还有别的宗派,有句常言 “一脉通而百脉通”。即是指任脉而言。任脉一通,紧接而来便是轻安现象,也就是能够入定的前奏。之后才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人体的巨大能量便会显现出来。所以,无论修习任何功法,都不能心急,况且很多的修气功,修气脉,修功夫者。都拿着些皮毛再练,整个修气脉的系统还没搞清楚,甭说开发自身潜能,就健康而言,都会有问题。
道家还有个名词叫“焚修,炼师”。这也表明,作为练功者,想出成就,就必须苦修,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气通任脉,就是中宫气通了,就体会到充实之谓美的感受。孟子所说:“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就是这个阶段,而也是真真实实的境界。佛家密宗中讲:喉轮至心轮部位打通之人,就可以无妄念。也是这个阶段。
气通任脉及其象征
修习者气通督脉之后,在努力上进,到达肠胃有气泡滚动,鸣荡的声音,经过这一征兆,就有食欲大增的情形。但也不可贪图口腹之欲而过分吃饱。其次在“中宫” 胃部有了这些现象,可能在同一时期,会有打嗳气等现象。关于嗳气,这是胃气上行,将要气通食道管{十二重楼}的象征,修习者要任其自由,等到十二重楼的气机冲开以后,便头脑清新,胸怀舒畅。而且由头顶降到唾腺所流出的津液,滑滑自来,充满口腔。在西藏,内蒙一带,修习密宗的弟子,对于修习者有了以上打嗳气的人,会生起恭敬礼拜之心,他们皆以为修气已有相当成就之人。
在这阶段的另一种现象是大便频繁,犹如泻痢的情形,会持续十天左右。修习者须明知:一个平常人,若有了大便频繁,甚至有泻痢的情形,那必然是胃病或肠炎之类的疾病,毫无疑议,它给予的感受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是修习禅定,在气通任脉之时,发生大泻现象,它毫无痛苦的感受,反而内脏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等泻到后来,会便出一些黑色的黏液,这是多年来影响肠胃健康的积滞物,平常人是无法清理的。
以上的现象过后,就会出现胸口俨然有物堵塞,但吐又吐不出,忽然咳嗽带有浑浊灰暗色的浓痰,这是气通十二重楼的现象。此时,胃气通过十二重楼,喉结部分便内缩,舌尖自然上翘,继而整个舌头贴紧了上颚封住喉头,这种现象,道家称为上鹊桥而凳天梯。
修习者继续努力,这股气会自然进入下丹田{气海穴},此时,胸间“膻中穴”部位,就会豁然开朗。甚至能听到心脏部位,有劈啪开裂的声音。佛家所形容的“意解心开”,则是这个阶段的现象。这股进入下丹田的气,才是真正的气归丹田!殊不知,真正气归丹田是人体内气机启动,打通督脉后,进而打通任脉,才为气归丹田。否则,真有“迷头认影,自落痴狂”之嫌。到此,可以说修习者的静定功夫,已相当深了,但还不能真正入定,须待得轻安后,继而就能入定。
轻安的发起
修习者达到了上述的气机反应,持续努力,在短时间内,归于下丹田的气机又开始下移到会阴,性腺部位,继而打通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气机畅通四肢。
作者在此详细的加以说明:气机由海底{会阴}启动下行,循两大腿的大脉管而足下行,一直到达脚心,此时,盘腿而坐的酸麻胀通的感受已完全没有了,体内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会发生暖,软,轻,乐的快感,非但不想下座休息,反而喜欢盘腿久坐,贪图其中的快乐而进入轻安舒适的妙境。在此定境中,气机会再循督脉路线,上冲腰背,畅通左右两肩,从而到达两手的指尖与手心。修习者这时全身柔软舒适,柔若无骨的感觉。继而,平常身体存在的感受也消失了,进入了定的境界。有如老子所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即此境界。
修习禅定的学人,经过几多辛勤苦练,到此为止,无论男女老幼,体力强弱,秉赋异同等等关系,各人练功的变化,虽因人而异,但不会离开篇中各节所述的现象。到达此阶段,就是道家所讲“练精化气”的成就,也是能够“入定”的成就。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成就,因为有了这成就,则能顺利达到自身功能的显现。
修习禅定及功能显现
当修习者已得能够入定的定境后,只要开始练功则身心清净,舒适,绝不会有妄念或身上不适,此时,甚至连呼吸也觉察不到了,也用不着再坚守呼吸。修禅定的安般守意{守呼吸},是修习者在没有达到入定的时候,来排除妄念及体内感受的作用。比如,一个人要过河,就乘船到了河对岸,而用不着把船背在身上走道。守呼吸即同这只船,起到协助作用。
修习者在定境中,外在的呼吸极其微弱,但小腹里面则出现内呼吸,就是小腹内出现翕和现象。大脑静到极点,生机活泼,体内阳气周流全身,无论体内以前患有任何疾病,此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百病不染,即使老年人也定会鹤发童颜,身强力壮,至于延年益寿,已并非高攀。
修习者继续住于定中,不用太久时间,体内的巨大能量,就会显现出来。这些能量即是特异功能。比如:天眼洞开,未卜先知。等等。所谓天眼,并非另长一眼,而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种功能,得眼通之人,与普通人一模一样,但他能看多重世界,任何物体皆挡不住视线。这些令普通人看来,似是神话,其实非也,当一个人的生命功能,充沛到极点,也就是精,气,神充沛到极点,人的生理,心理就能超越一切物理的障碍。
虽说入定能够显发特异功能,但修习者须牢记戒德,否则,悔之晚矣。总之,显现功能是自身能量的放射,修习者要保持已拥有的能量,持续用功,便于日后智慧大开,这才是修习禅定的最终目标。
太上老君九转金丹实修法(转)
老子讲:人体两眉之间,入颅一寸是“明堂“,二寸是“洞房”,三寸为“泥丸”,这泥丸就是人体的上丹田。心脏所在下部,则是中丹田。脐下三寸就是下丹田。上丹田中有“赤子”,中丹田中有“真人”,下丹田中有“婴儿”。三者都形如小儿,长仅三寸,就是所谓的“三一”。其实人体器官中并无“三一”,而是练精化气,气变为精,精变为神,神化为婴儿,婴儿上升到中丹田为真人,真人再一升到上丹田为赤子,这就是“真一”。要修身养性,结气成神,首先就得学会静神。静神时,返听内视,心不妄念,口不妄言,形不妄动。在静神前,先得沐浴斋戒若干天,将自己的精神炼得平静安宁。然后才能入静室打坐。入静室坐时,有时会有活蛇来扰乱心神,有时会有神仙来现身,这些都是你身中的精气神幻化出来的,你不用惊慌,只要安心守志,那些幻象就会自动消失。坐到一百八十日后,感到室内无灯自明。二百八十日后,身内诸疾自愈。一年以后,浑身疤痕都自行消除。一千日之后,形神就都成为真人了。修炼三年,已达“真妙”之境。面有神光,心结紫络。可登紫极为无上天真。
老子把修炼的全过程,非常简要地说清楚了。从古至今,对这段话的理解,各有不同。对那些忽然彻悟到其中的真正玄妙的人,三年就炼成,就可以获得永恒,即修成像老子和释迦一样的人。
炼己待时
待时,就是等待时机的到来。这个时机,由两方面确定:一是外时戊己相合,二是内时戊己相合。“外时”推甲子,可知戊己相连的时辰便是,“内时”天根接地根的景象出现时便是。
先来说一下“外时”的问题。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十天干十二地支互相配合记年、月、日、时,组成六十甲子循环无穷。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这为一个六十花甲周天。所谓的炼己时,就是记时的甲子在戊日和己日相连接的时辰,就是戊己相合之处。戊日的亥时,为癸亥。己日的子时,为甲子。过了癸亥时就是甲子时。癸亥――甲子,包含了五天六十个时辰,也是五天一候。但是,这“两候”有区别。只有戊己日的癸亥――甲子,才叫戊己相合,癸甲日不叫戊己相合。戊己相合的时候,一旬十天中才有一个。这样的机会不能错过。一年当中三十六个戊己。“外时”,就是三十六个戊己时。为了不错过时机,就必须每天亥时炼,从亥时到子时,这个时辰,本来就是日月合璧的时辰,本来就是一阳初生的时候,精化气、气化神的时候,这样的火候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如果能养成习惯,一到亥时至子时练功不间断,就是“炼己”。在平时如何炼己呢?苦行忍辱,六根大定。对境忘心,积德累功,排除杂念,涵养本性。炼己至纯,才为筑基。也就是说,入坐就能入静,入静非常快速,这为炼己至纯。这是外炼己,也叫“外时”筑基。
《参同契》说:“离己日光,坎戊月精。”这就是说,天根为己,地根为戊,移戊就己,为戊己相合。天根与地根相接,为戊己相合,这句话说的就是“内时”。通过“外时”的努力,达到“内时”的效果,这才叫真正的炼己纯熟,基已筑成。其实,“炼己”很好理解,就是锻炼自己。就是 “炼真我”,也是立鼎,有鼎的模式在身体内产生。到底是个什么景象呢?天心与祖气穴相连,在释氏叫中脉通畅,道家叫三田合一,小周天形成路线,这叫“鼎”。
必须先用意念引出这样的线路,然后守忘,元神主事,按照这样的路线开始造化。这个时候,才叫炼己纯熟。
“待”时就是要待这个时候的到来。炼己待时功法一结束,就开始炼丹。炼丹的过程,才叫修炼。
四转修炼法
小周天练精化气的功夫。
眼下的人,只练到第三转,练到第四转功夫的人很少。社会上所谓的“小周天”,都是意念周天,不是丹道周天。丹道周天有两段功夫:一是活子时功夫,二是正子时功夫。活子时功夫是为正子时功夫服务的,是正子时的基础功夫。没有活子时功夫,也就不能有正子时功夫。现在人们宏扬的静功,大都枯坐如朽木,百年不见功效,成功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会四转功夫,那就万无一失,谁都可以成功。
1、外阳无意中举起,叫做活子时。
或坐或立,回光返照,心空无我,心念随目光下注气穴。意想把鼻子延长,鼻孔在气穴中,猛一吸气,微微提肛缩腹,心意领元气,通过椎骨髓腔,由下向上运行到泥丸中闭气。闭极再一呼气,从任脉运行,由上往下,进入气穴。如此一吸一呼,上下旋转,名为小周天。一次为采小药一次,不过几分钟,几个呼吸,外阳缩回。阳生之时为一候,马上采药为二候。
2、在一日十二时中,都有活子时出现的情况下,叫做久积阳满。达到久积阳满,才会有正子时来到。一到半夜子时,外阳无意中举起,忽然阳生,刚烈如火,肾囊毛际,痒生快乐,这就是正子时采药之火候,不可错过此机。
披衣坐起,用手抵住会阴穴。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双手一捂,缩会阴提肛,目内视此穴,心意守住此穴,一切都稳下之后,用武火一吸一提肛,向左侧一甩头,引气奔向尾闾关。再一吸一甩头,引上夹脊关。缓气三口,稍停,叫做沐浴。然后,再一吸一甩头,引气冲上玉枕关,上升至泥丸午位,这叫进阳火。然后一呼一松,引气由泥丸降到中脘酉位,缓三口气,稍停,叫做沐浴。这两个沐浴,就是二八沐浴。再一呼一松,由中脘穴下降至气穴。这叫做退阴符。按照这样的方法连行几次,外阳缩回,叫马阴藏相。
3、练精化气,卯酉周天。小周天功夫做完,马上做卯酉周天功,以达到练精化气的目的。
外阳缩回,马阴藏相,二目微微打开。心意随二目转圈。先由左向上向右向下转一圈,速度要满,每秒20cm的速度,转一圈后,一闭目,慢慢送到下丹田。然后,闭目不睁,从右向上向左向下转一圈,一开目,用意将气送下丹田。这为一次。连做四次,以合四季。
壮者不过百日,老年人三百六十日。二目眉间必有金光一闪,就是产大药的景象。等到金光二闪,外阳内缩,不再有一阳出生的景象,为真马阴藏相。急需止火,不再运行了。如再运行,必伤丹气。
如果此时二目发红,就点燃一支香,二目瞪视香火头,不可眨一下眼,使二目流出眼泪,即愈。
五转修炼法
乾坤交姤,去矿留金。大药生时,生而后采。
达到马阴藏相,止火不练气。必择居一静室,床下放一市斤雄黄,放一面八卦古铜镜,放一支桃木剑。事先找好伴侣,侍奉左右。这是马阴藏相后,七日过大关的功夫,是练气化神的功夫。金光在天目前第三次闪现,真气聚在下丹田,隐而不出。这个时候只需闭目入静,由静入定。把心神目光凝视在中丹田绛宫里边。不管白天黑夜,都是如此。释氏有“打禅七”的说法,不修炼到这一步,不能作这段功夫。不然,会坐出禅病来。也有专视上丹田泥丸宫的,也可以成功,但没有中丹田稳妥。正如老子说的“不如守中”。也许三天,也许五天,不出七天,大药就产生了。
大药产生有六根震动的景象:脑后有鹫鸣,眼有金光,身有涌动,鼻子抽搐,耳有风声,丹田里像有火珠滚动。这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守住中丹田,以化阴神。
六根一震动,马上用暗号叫伴侣,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底坐,塞入臀下,抵住谷道。耳不听、心不想,舌抵上腭,一念不生,六尘不染。等待大药一生,气穴有动感。当气穴一动,微微提摄谷道,大药到会阴见阻,必然奔向尾闾。不可有任何动作,一瞬间,大药上尾闾关。不论有何难受之感,不可有动作,自然冲过尾闾关上升到夹脊关。这时候,马上用暗号叫伴侣,把木底坐撤下来。一念不动,瞬间过夹脊关,上升到玉枕关。这个关最难过,大药遇阻,疼痛难忍。要圆瞪二目如牛眼,一意凝神注视大药过关的景象,耐心等待大药冲关。轻轻引过玉枕关,进入泥丸,再流入印堂。这时候,大药开始往下行,此处最关键。立即闭气,决不能喘气。用意轻引,下印堂、过鹊桥,通过舌,降到十二重楼喉管而入中丹田。这就叫做“服食”。等大药在规中落实,可以收功,活动手足,离开座位。
六转修炼法
炼神还虚,十月守中,温养一年,神纯大定,而生智慧,有六神通的效应。
这段功夫,仍需在静室静地,伴侣扶持,不接触外人。早晚两遍素食,由伴侣送到。轻拍肩头,呼令出定,活动手脚,然后进食。出定食毕,再入座入定,不可间断,连续十月。这十个月的时间,守住虚空,即中田与下田之间,一片虚空大界,如鸡抱卵一样,守定此处,必然进入大定状态。守四五个月后,在静定中,冥冥可见一轮明月,从下丹田到天目前停下。此时,要视而不见,有就有,无就无,不予理睬,任其自然。又有一轮红日从下丹田升到天目前,并入月中,这叫做日月合璧。这完全都属自然。仍然一念不生,浑然虚无,空极虚极。从足心涌泉又生动机,有一点纯阳元气上行到达中丹田,与道胎(释氏称法身)相合。然后,此物自然下达尾闾,上夹脊、玉枕、泥丸,又归回中丹田。
守中的方法,应似守非守,守而不守,知而不守。守到六七个月昏睡全无。守到十个月,神纯大定。一般大定七天,由伴侣护持,不当作死人,而当活人睡觉一样守护。三天、五日,最多七日出定,而有六通:漏尽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慧而不用,才能转识成智。
当神全胎足之时,要修炼五气朝元之法,不使神胎久留中下二田之间,而使其迁移到上田泥丸宫。
以眼观眼,以耳听耳,以口合口,泥丸宫虚明。处在一切无心,事来不受,无念无为,一切皆空的状态,这是与道合真的步骤。
七转修炼法
在六转的基础上,元婴自下中田迁至上田天谷,此时,须将天谷化成一个大虚空境界。在静定中,可见雪花纷飞,就是元婴在顶门一窍,准备冲出的时机。这时候,用呼吸之火,目光之火、心意之火,透通天门一窍。全力把天门打开,用正子时的太阳真火冲之。这样,太阳真火与三昧真火攻击不已,如同用大斧劈开一般,把自己的心神意,全集中在中宫,默念“轰”,由中田向上冲到上田。从中田再吸一口气,上到上田,大声喊:“嘿!”从天门冲出。连续几次,天门一声响亮,法身出现,离头一尺左右,有金光笼罩。此时,头脑要清醒,将法身投入金光内,吸收金光,把金光收入元婴体内。收回金光后,再把元婴收归上田。
八转修炼法
元婴收归天谷,归还性海,藏于祖窍之内,谨慎护持,不让再出,脚踏实地,再炼阳神。修炼到这一步,就很简单了。但需三年功夫,才会形神俱化,这段功夫,叫做“移神内苑,端拱冥心”。
就是端然而坐,双手抱拳,瞑目不视,一念不起,能坐三年,大功告成。
九转修炼法
浑然无极,自然而然,大定之后,面壁九年。
在面壁之中,有金光从头顶冲出,贯于太空。这时才知有虚空粉碎之妙,才知超升三界是什么,才知什么叫大功完成,才知释迦、老子是谁。
到此时,为了更高果位,做一位隐士,普度众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