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对着孩子唠唠叨叨,这事十个妈妈九个这么干。
但是我发现,我的唠叨,总是带着一股子的情绪,并且,没有节制。说个没完没了。可能也就前三句话是有用的,后面,纯属自己在情绪当中出不来。
比如今天早上,我在晾晒衣服,小孩穿袜子,我看不到,以为她在发愣。我就说你快点啊,愣着干啥,小孩就很生气回我,谁发愣了!我就顿时觉得不行了,怎么可以这么跟我说话,然后对着她一堆训斥,大意,你要跟人沟通,好好说,别人又没看到你在干嘛?巴拉巴拉。
临出门,突然跟我说,要封箱带,要彩纸,体育课要用。本来周一早上及其容易堵车,上周一迟到2分钟,小孩教室后面站了一节早读课。这样的事情我可不想再发生了。眼下,我牙齿没刷,脸没洗,就为了快递册出门,小孩还冒出这么多事,顿时又有情绪了。我说,你这些事情,应该昨天晚上告诉我,给我足够的时间准备,你一大早冒出来这些事情,我会很抓狂。她说,你昨天没给我说的机会,我到家你就催我睡觉。还有,东西我自己找,说完穿着球鞋,跑进卧室,去找。哎呀呀,地板多干净啊,哪个允许她可以穿外面鞋进去的。好了,唠叨内容又加一层。
一大早,哪里有什么好心情。从做错事情,不可以推卸责任,每个人必须承担自己的错误,这样,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出改变,再到回家必须告诉我第二天要带的东西,再到不可以穿着球鞋进卧室。叨叨了10几分钟。说真的,我都觉得自己烦。
心理学中说,爱唠叨的人,没有权威性。
我相信,我今天唠叨的这些事,没有哪一件她会改正的。习惯使然。我干嘛不省省力气?而且孩子真的很烦我们的苦口婆心,实质是毫无节制的发泄。
虽然她跟我道歉了,说以后不会了。我想难说这不是她权宜之计,目的阻止我再说下去了。
昨天看钱儿妈妈写的,什么时候,父母学会闭嘴了,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钱儿因为父母工作关系,去了美国,目前也是三年级。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适应,导致钱儿看似学了一堆,但是因为没有系统性,基础及其不扎实。很难的题目可以脱口而出,很简单的,又错误连连。钱儿妈妈每天都让钱儿给她上数学,从最基础的级别开始。钱儿妈妈故意很懒,很笨。目的让钱儿开动脑筋,用不同的思路来给钱儿讲题。
钱儿有时根本无法get到点,讲的及其混乱。每当这时,钱儿妈妈的脑子里总有两个小人在打架。a小人说,赶紧写给他看正确的。b小人说,我教给他,他还是不够深刻。闭嘴,闭嘴,忍住,忍住。b小人总在最后关头,制服了a小人。所以钱儿妈妈表现出一副超级迷茫的样子。钱儿一会就能自己发现思路错了,并且get到关键信息。这个最笨的办法,小人进步很快。
我想,我其实自己非常明白,那一通的啰嗦,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结果只是我发泄了自己不爽的情绪,而她不会看到自己问题的,只会觉得妈妈又发火了。
正确的打开姿势,应该是平和的声音跟她说,妈妈这次就帮你找找,毕竟时间有限,如果找不到的话,你也不要怪妈妈了,因为我也尽力了。
下次,我们来个约定,到家第一件事,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告诉我,我们一起准备,好吗?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昨天看到的一句话,如果你今天不想去跑步,那么你就该知道,以后的每一天,你也不会去跑,那么游泳圈,一身的赘肉,算是在你身上扎根了!所以今天早上开启了晨跑。
第二句触动我心的话,任何没有时间节点的计划,都是不会执行的计划。
第三句,有人愿意用这五分钟运动,有人愿意用这五分钟刷微信,看别人的生活,说无聊的话。我要哪一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