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懿,作为新女性主义作家,倡导“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在本书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本民国女子图鉴,讲述了众多民国女神们在军政界、商学界最出色男子的呵护下,做了一辈子美人、才女、传奇的系列故事。
整本书围绕着30位民国女性的人生变迁、婚姻历程、性格特点等展开,角色顺序编排环环入扣,除了大众所熟知的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苏青、宋美龄等著名女性,更是以“男人”这条线索彼此穿引,牵出他们背后围绕的诸多女性,解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故事。
一、爱情既没那么伟大,也没那么苍白
本书的观察角度似乎看清了婚姻的真相:爱情既没那么伟大,也没那么苍白。
略微冷酷的视角也许会让对爱情充满憧憬的人心凉梦碎;
然而,也只有从一开始了解人性复杂的事实,才能做到保持清醒,处之淡然。
就像绝代佳人林徽因感情经历中的后两个男人:梁思成和金岳霖。
他们彼此理解,始终温存大智慧的善意包容,也都痴痴地爱着林徽因。
金岳霖与梁思成毗邻而居,三人之间互相信任毫无芥蒂,恐怕是最好的对爱情尊重的形式了。
然而林徽因去世几年后,相继的故事是:梁思成疯狂迷恋上林洙,并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与她再婚。
林洙,没有林徽因的完美光环,却是在最后几年真实地陪伴在梁思成身边,参与编辑梁先生的文集并推广,是他思想传播的重要祭奠人。在晚年的时候梁思成道:“这几年,多亏了林洙啊!”
婚姻中的人,冷暖自知,自己的评价也许才是最中肯的。
另一旁被评价为“为林徽因终身不娶的男人”金岳霖,和美国丽琳·泰勒女士过起了颇有趣味的多年同居生活,晚年也差点与彭德怀的二姨浦熙修走上红毯。
男人,但凡一息尚存,都始终怀揣对年轻美丽女人的向往。
就像齐白石年近93岁依然嚷着要娶22岁的女娇娃。
而女人的爱情观,始终以“忠诚”为信仰,向往爱人对自己一见钟情从一而终,同时,也渴望千年备胎对自己一见钟情从一而终。
然而,真相始终是以人性和需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
二、传奇有多美好,事实就有多残酷
在爱情故事里,风靡着各种传奇。
然而如果去探寻真相,这种传奇当初有多美好,事实往往就有多残酷。
赵四小姐为爱奋不顾身,不惜与家人决裂私奔与张学良结合。在少帅被幽禁期间,少帅遣原配于凤至孤身一人出国治病,虽原配在外尽最大力量为恢复他的身份,却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迫选择退出婚姻,由赵四小姐作为正配照顾多年。
然而当他身获自由后非但没有寻找原配,身边陪伴也并不是赵四小姐,却又另作她人。
对于爱情,少帅说:“男女的这个事情,就是一张纸蒙住了脸,千万别把那张纸揭开,你要揭开了,那幕后就不一定是怎么回事了,你别揭开,就是仁义道德。”
几乎所有传奇都隐藏着不和谐的画外音。
其实,出问题的并不是传奇本身,而是观众那颗过于渴望看见传奇的八卦之心。
想象那些至死不渝的传说,看看那些坚守忠贞的神话,哪个不是口口相传,经过了无数的情感投射,寄托了无限的神往而再加工出来的呢?
究竟有没有一辈子只钟爱一个女人的男人?
有。
大多两个前提:1.是他见过的女人足够少 2.是他活得不够长。
爱情故事的续写权往往掌握在更长寿的人手中,作古的人哪里有机会证实自己的“忠贞”信仰。
三、没有完美的婚姻,只有彼此的成全
对于女人来说,婚姻是一项慎重的选择题,很可能选择一种男人,就是选择一种人生。
在一定程度上,男人与女人,既可以相互毁灭,也可以彼此成就。
“民国四公子”之一 张伯驹发现并培养妻子潘素的绘画天赋,为她引荐拜师,带她游历山川,寻找灵感,得以让潘素几十年来沉浸在写生创作之中,最终成为现代首屈一指的青绿山水画家。这样的男人,难能可贵。
同样的,在家庭后期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潘素也愿变卖首饰只为满足张伯驹视金如土收藏文物的“败家”爱好。夫妻彼此包容,彼此成全。
因此,两人结合四十年后,张伯驹写下深情款款的《鹊桥仙》送给潘素。
一生成全,换来一生懂得与珍惜。
没有最完美的婚姻,只有彼此欣赏,彼此包容的伴侣。
纵观《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全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爱情本质,还原故事真相,从幻灭到成长。
没有完美的人,只有真实的人和生活。
历史总有相似之处,这种经验同样可以借古论今。
阅读本书,我们能够从前人的故事中,吸取总结,用来过好自己当下的人生:)
网友评论
我更欣赏的是不管曾经有多少个,只要保证对当下的这个好,专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