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扬
如果把文章比做一座房屋,那么语言就是砖瓦。能否准确使用语言决定了文章质量的好坏。
一篇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模糊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那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那么写文章应该如何写出让人愿意看的句子?我认为优秀文章中的句子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简洁
托尔斯泰说过:“人的智慧越是深奥,其表达想法的语言就越简单。”其实真正打动人心的语言往往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那些简洁有力的话语。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的文字有时过于口语化,就难免带有一些冗长多余的词,去掉这些不必要的词会让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
比如我们说“反省过去”,就不如直接说“反省”。说“归还回去”只用“归还”两个字即可表达意思。
如果不去掉这些冗长的词汇,只会让人感觉到句子啰嗦。读文章有一种堆砌的杂乱感。
郑板桥有诗云:“削繁去冗留清瘦。”当今的语言大师认为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可见,简洁是说话的最高境界。
然而简洁是并不是说用的句子越短越好,用的词语越少越好。而是说该用的词不能省,不该用的词,必须去掉。
记得曾经看到《庄子》中提到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大意是说,野鸭子腿虽短,但要给它续上一截,它就悲伤;仙鹤的腿虽长,但要给它截断,它就哀痛。不是吗?野鸭子腿短短得合适,仙鹤腿长长得得当。这个比喻和我们写文章时要求的简洁,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2.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布兰登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写作应该多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语态。
因为主动语态,更以行为为导向,更直接简练,减少了必要词汇量。
比如,“我爱写作。”用了主动语态,只包含4个字。
“写作被我爱着。”用了被动语态,包含了6个字。
从简洁的角度来看,主动语态更为可取。主动句更直接,也更符合主谓宾的句子顺序,体现施动者的主动性。
但是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使用被动语态。
当受动者比施动者重要时,就有可能使用被动语态。
例如这句话,“世界上最大的珍珠是1934年在菲律宾发现的。”
有时使用被动语态可以增加创作的多样性。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态表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今天电脑文件被清除了。”(作者的意图是隐藏犯罪)
“今天克莱米把电脑文件清除了。”(作者的意图是暴露罪犯)
3.多用动词,少用名词
动词让句子充满活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这些动词准确地描绘了捕鸟的全过程,给读者带来生动的画面感。
而名词或名词化的写作会弱化文章内容,因为它会使句子更长,使读者提取句子含义时更费力。
比较下面两句话:
①学校里学生饮酒的行为是否被允许?
②学生可以在学校饮酒吗?
你更喜欢哪句话呢?显然第二句比较好。
总之,语言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单位,语言的好坏决定着文章的优劣。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逐渐提升打磨语言的能力,让语言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光彩。
正如作家孙犁所说,要“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要经常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自己的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