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遭遇公司裁员,要如何应对。
疫情持续了三年,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危机。
当你意识到公司要裁员,有没有提前做裁员后的计划呢?
单位裁员给补偿,你放松了三个月,是不是感觉自己都要废掉了呢?
你每天挑选着不同的职位,可是你对岗位的需求怎么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其实,刚刚说到的这些问题,每个离职的人都亲身体验过,不是你的运气不够好,而是你对自己现状的预估出现了偏差。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遭遇公司裁员,应该怎么办?
一、预计到公司要裁员,你有做准备吗?
其实,不论是干什么工作,你都要从全局角度去想,想到被公司裁员的情景,那就不是再准备一份简历就可以了,而是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准备。
1.首先,对自己的财务做出评估
一旦被裁员,就直接导致我们的手里没有了收入来源。依照现在家庭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背着房贷、车贷,因此,你需要有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
你要算计一下每个月的最低开销是多少?如果有家庭,最好能存到维持自己不工作一年的支出,如果没有家庭,至少存够半年的支出。
2.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梳理
你是不是想到,自己进入这家公司好几年了,不需要新简历呀。简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才用么。一个人如果三年都没有更新简历,重新制作简历是,就会有这三年好像什么也没做的感觉。每年更新一次简历,用老话说叫年终总结,时尚流行语叫复盘。
在更新简历这个过程中,你自然而然就能把自己的能力梳理出来,也能发现自己做过什么工作。如果眼前这份工作没了,你还能找一份什么工作?只有你在更新过程中,才会有新的发现。
3.人脉带来的好处
很多人都知道,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有人脉帮忙转介绍,成功的机率会更大。
如果你在被裁员后,才想着通过人脉来找工作,你很可能会发现没积累下几个,毕竟人脉这种关系都是靠日积月累攒下来的。所以这是在被裁员之前要干的事情,梳理自己并扩展自己的人脉。
当我们在这三方面做了准备时,大概能预计到,如果遇到裁员风险,自己手里有什么底牌,这样心理上的压力就会减少。
二、被公司裁员后,你的再就业计划明确么
人是目标--计划的动物,当你给自己制定了具体的目标,清晰的计划时,就会获得有效的行动。
1. 前三个月的计划很关键
在这期间你需要,给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职业方案,比如:首选什么职业,次选什么职业,再次选什么职业。
这样两个月的求职,你就可以先用两三周时间走冲,自觉投简历给公司,发动自己身边的的力量,冲自己最想去的公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看到结果,你可能成功入职心仪的公司,也可能从中发现差距,既然短期不可能实现,那就把更大的精力,放到次选职业的求职中。
当然,求职过程中遵循冲、稳、保三个要诀,冲某几个企业,稳某几个企业,保某几个企业,这样更求职更为精准。
2.休息三个月之后的中期计划
如果你前三个月一直在休息,那么你就需要制定一份,三个月到一年的计划了。
因为到了中期,战略方针就需要改变了。首先,你要放宽求职标准,大公司、小公司,想去的岗位,不想去的岗位都得试试。其次,是时候为不上班工作做准备了。
读书变现,是一个呆在家里看书就可以获益的工作,很多人之所以会选择这条路,就是因为读书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见识,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那何乐而不为呢?在求职等待的过程中,不妨做一个小副业贴补一下。
3.失业空窗期长达一年的你需要一份后期计划
最不幸的事发生了,你离职后一年没上班了,到这个程度,除非这一年是脱产读书或者自己单干,否则就别投简历了,因为被约面试的概率很小。
此时的计划,要变打工路线为赚钱路线。因为,中年人不能闲着没事干,等不起靠不起,只有找个事情先做起来,边干边看边等机会,这是办法。
比如,经济基础较好的,你能够通过读书,换到收益,同时可以提升自己,下一次就业打下基础。
面对裁员,要站在公司角度、长远角度和全局角度来考虑,员工本身就应有一个心理准备,要有危机感。当代社会的竞争激烈,只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调整心态,再就业其实不难。
所以,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