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后记
课文课后第三题: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备课的时候配套的教学用书还没有到,我对这道题的设计意图不够明确,不知道其训练意图在哪里,就这样走进了课堂。
延续前面语文园地一体会重音的不同,我让孩子们自己朗读诗歌,标出自己想强调的词语。有了这一步的练习,诗歌朗诵的效果非常棒。我们又一起发现了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并分角色朗诵,男生问女生答,最后一小节集体朗诵做总结。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
一边听着孩子们深情而自然的朗读,我一边挂念着课后第三题的处理。忽然,我想到了:这篇课文是用诗歌的形式表达的,课后第三题不就是让学生用故事的语言来再现雷锋做好事的情景吗?
于是,读完诗歌后,我让孩子们交流了诗歌语言的特点,他们感受到了诗歌读起来深情,很打动人,很美。
我随机抛出学习任务:你们看这首诗歌里哪两个小节写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故事啊?大家很快找到是第二和第四小节。我接着说:“这两个故事是用诗歌的语言写的,你能用讲故事一样的语言讲出来吗?”孩子们眼睛瞪的大大的,陷入了思考。确实,这是一次全新的任务呢。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引导孩子们走进诗歌,启发他们想象第二小节里天气怎样?下着怎样的雨?泥泞路上是什么样子?走在上面会怎么样?雷雷锋抱着迷路的孩子,手会怎么样?腿呢?他是怎么做的?结果呢?慢慢的,这个故事的情景细节越来越清晰,孩子们对讲出这个故事也越来越自信了。随后,李东灿起来尝试讲了故事,虽然情节还很粗略,但我表扬她把诗歌的语言讲成了故事的语言。
有了第二小节练习的基础,第四小节就没有那么难了。我让孩子们同伴合作想象雷锋在背大娘的路上的情景,然后练习把诗歌语言表达的这件事用故事语言表达出来。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张淙翰说: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路上的荆棘划破了雷锋的手,大娘说:“小伙子,疼不疼啊?”雷锋说:“大娘,我不疼。”雷锋背着大娘继续往前走。走啊走啊,他的手软了,腿也酸了,汗水像晶莹的露珠洒下来,大娘说:“小伙子,把我放下来休息一会儿吧。”雷锋说:“没关系,不用休息,我背得动。”就这样,雷锋叔叔把年迈的大娘送回了家。
孩子的讲述虽然还有些磕磕绊绊,却通过转换的练习初步感受到了诗歌和故事语言的不同,积累了语言,训练了表达。
有了刚刚的灵感,学习第四小节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发现的身边的小雷锋,并告诉他们:老师可以把你们讲的小故事变成诗歌哦。孩子们瞪大了眼睛,觉得很神奇。一个孩子说:沈小雅是身边的雷锋,我做不来题的时候她给我讲题。我笑着说:听,刘老师要把小雅的故事变成诗了哦,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她正在教室里,
耐心地给小伙伴讲难题。
话音刚落,孩子们热烈地鼓掌,为我,为小雅,也为神奇的语言转换。
教室里举起的小手更多了,都希望告诉大家自己找到的“小雷锋”,更希望老师把“小雷锋”编进诗歌里。接着我鼓励孩子们自己把“小雷锋”编进诗歌里,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热烈。
之后,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参与进来体验自豪感,我就把一种情景编成诗歌,让孩子们猜猜我赞美的是谁。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他正弯下腰,
拾起地上的纸屑,
轻轻放进垃圾箱。
孩子们大声喊出了卫生委员阎芊池的名字,阎芊池幸福地笑了
再来: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他正俯下身子。
扶起摔倒的同学。
孩子们喊出了许多同学的名字!
再来: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他正在家里整理衣物,
送给山区的小朋友。
许多小朋友举起了手说:我!我!
我笑着让他们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
教室里一片欢腾,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细胞都满是喜悦,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帮助别人的大大的幸福。
语言的学习就是这么有意思,只要有心,在柳暗花明的时候,总会有惊喜在云深不知处等候你造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