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财经·投资·理财
路径依赖——值得每个人注意的思维陷阱

路径依赖——值得每个人注意的思维陷阱

作者: 松鼠财智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13:23 被阅读0次

        每个人都容易掉进自己挖的陷阱。

    关键词:路径依赖、可获得性启发、可获得性信息、目标驱动/理由驱动、自动加工

    1

    “正确”陷阱

    作为一家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柯达,曾经在胶片领域雄霸多年,然而随着数码科技的飞速发展,胶片逐渐被挤出市场,曾经风光无限的柯达公司也不得不申请破产。

    然而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全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却是由柯达的工程师Steve Sasson在1975年发明。也就是说,虽然柯达依靠自身的研发能力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但最终还是没能躲避被数码相机干掉的悲剧。

    柯达并不缺乏优秀的工程师、优秀的技术,

    长期在胶片领域的垄断地位,给它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得它无法主动砍掉原有业务,以至于无法回头

    诺基亚在90年代,基本处于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曾经辉煌的1100机型在全球累计销售2亿台,创造神话。

    然而没过几年,就被苹果、三星等使用IOS和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挤得销声匿迹。

    诺基亚早在2000年就开发出了智能手机,并在2006年预言互联网和手机未来将融合在一起。

    虽然诺基亚一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研发,但塞班系统所带来的障碍,使得这些专利束之高阁。

    而开放包容的安卓系统和IOS系统所引发的破坏式创新,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市场,将诺基亚远远抛在身后。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服装厂从90年代的小作坊小柜台做起,赚到钱后就扩大店面扩大生产,最初物质匮乏,利润丰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演变,竞争日渐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萎缩,甚至出现亏损。

    在一个领域里的时间越长,对领域内的规则玩法越熟悉,这些经验、人脉不断给我们带来收益,我们决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包括时间、经历、金钱,以期获得更持久的回报。

    当时的每一步都顺理成章、合情合理,每一步都是对的,甚至每一个决策在当时都是最明智的。

    然而时过境迁,最终却发现已经被甩了N条街,赶都赶不上了。

    这就是“正确”的陷阱:一直正确,结果却错误。

    2

    可获得性启发

    我们严重依赖以前的经验。

    这当然带来了很多好处,让我们不用再事事费尽心神,去考察各种细节信息。但也给我们埋下了隐患。

    隐患的根源在于:你以前知道什么、听到什么,你大概率会做什么。

    你看到脑白金广告,更倾向于觉得它靠谱,看到潘婷广告也是这样,就会认为它比不知名的品牌好用。

    人的大脑是信息的加工场所,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就会对什么产生熟悉感,从而在合适的场合下,就会调用信息。

    心理学上被称为可获得性启发:人们判断推理的过程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比较容易想起的事情比不容易想起的事情更常见。

    无论你是企业CEO,还是家庭的CEO,还是你自己的CEO,你做的决策,都在受可获得性信息的影响,受它左右。

    你经常看到房地产会崩盘的文章、观点,你自然会认为房地产药丸。

    你经常看到买牛股的广告,你就会倾向于买股票,看K线图。

    去同一家餐厅吃同一种套餐,去同一个商场逛街购物,和同一个人吃饭聊天,干同一种工作,看同一个频道或者APP。。。。

    去同一家银行买同一类型的理财产品,买同一个地区(如本土)的股票,在同一个城市买房。

    总之,熟悉的,大脑认为是最正常正确的。

    你熟悉的事,你倾向于认为它大概率是正确的、常见的,是比其他事物更正常的,否则,怎么其他事情我没听说过呢?

    但事实是,昨天很好,今天很好,明天可能也不错,但后天可能很差。

    依赖原有的经验,面对新的情况时,却仍利用它们做出决策,就是路径依赖

    3

    理由驱动VS目的驱动

    我们接收到可获得性信息,加工整理,形成可获得性启发,认为某些事物很常见,是最正常、最正确、最完美的。

    然而直接导致恶劣结果的,是在决策和行动时,我们极其容易陷入“理由驱动”

    我们总是想:我们做什么,是因为我们有什么。

    比如,我买自己所在城市的房子,因为我熟悉,别的地方我不熟;

    我干这行,因为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啊,别的我还能干啥;

    我再加一条服装生产线,因为我有技术啊,而且还有利润啊,让我关掉一条生产线,干别的?别闹了……

    总之,我们经常采用理由驱动的“因为-所以”模式

    我们经常忘记了目的,或者把手段当成目的。

    比如,我们经常把上学当成目的,给孩子反复灌输: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那样你就自由了。

    等上了大学却迷茫、荒废了。

    因为上学只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不是考上了大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很少告诉孩子,你的人生坐标大体会是什么样的,读书求学实践,是为了获得知识、见识、能力,你要利用这些去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幸福地生活才是目的,而且不是一年两年的幸福,是一辈子幸福,甚至世代的幸福。

    比如有一点闲钱,想做一个理财,这时候很大概率会去买熟悉的理财产品。

    你的模式很可能是:我去理财,是因为我突然有了一笔钱。

    而不是:我一直在做投资,就是为了获得增值收益。我对它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多了这笔钱,它正好可以在哪个方面派上用场。

    后者是目的驱动的“为了-而”模式

    我们应该从“理由驱动”转换到“目的驱动”。

    在面对不同选择方案的时候,应该从最终结果的期望考虑,而不仅仅考虑我对什么熟悉,或者其他的什么理由。为了实现得到那样的结果,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如何调整,如何规划,如何寻求帮助。


    4

    中断自动加工,走出舒适区

    从自己熟悉的领域、经验跳出来,用另一种视角去看待自己从事的行业、自己的生活,很难做到的。

    因为需要付出代价。


    这种代价首先是心理代价,人们天生厌恶风险。

    我们都知道,熟悉的,是安全的。

    你每天走的路线、吃的食物、牙刷的摆放、工作的习惯等等。

    所有每天重复的事物,都让你觉得安全。

    但如果在选择的策略上,你要从舒适区走出来。

    《刻意练习》中介绍,天真的重复,是使自己停滞不前的诀窍,而不是使自己技艺精进的秘诀。

    《怪诞行为学》里边描述,人们在面对多个选择时,即使明知其中一个可以获得最大成功,他们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其他选择。因为我们的大脑,对于风险,天然是排斥和抗拒的。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很少,因为他们能克服心理上的本能。

    没有人会偏爱风险,追求最大概率,是人们永恒的目的,无论何事,我们都会尽力规避风险。

    但是有些风险、有些不舒服、有些自找不痛快,是无法躲避的。

    如果在古代,你不可能每天窝在山洞里而不出去打猎,虽然打猎有风险;

    现在你不可能不出门去工作,虽然路上交通有风险;

    你努力学习,不断复习希望考一个好成绩,为此花很多的时间甚至报了培训班,但也可能结果仍然不理想;

    你想实现财富自由,就不得不走上投资这条路,虽然你清楚地知道,你投资的品种存在下跌的风险,但你仍然得走出这一步。。。。

    你想要安全,也许只是现在的安全;你觉得有风险,但从长远来看也许更安全。

    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选择长久的安全呢?还是现在一时的安全?

    走出舒适区,打破路径依赖,中断自动加工,除了要付出心理代价,你实打实的会付出时间和金钱,甚至还要和别人撕。

    如果说投资,你需要学习新的领域,学习基金是怎么回事,房产是怎么回事

    如果说创业,你得学习什么是商业计划,你靠什么赚钱,你的市场在哪里,你如何营销

    如果说训练某个技能,你要花时间琢磨这个技能的关键点在哪里,你要如何训练,如何反馈,如何总结。。。

    这都需要花时间,交学费。

    为什么说有时走出舒适区还要和别人撕呢?你有没有过你的一个想法被家长或周围朋友、同事反驳的时候?

    虽然你确定你是对的,但周围的人并不这样想,他们还停留在原地,你冲出来了,与他们之间产生差距,这时你很容易遭到反对。

    如果你坚持自己,很可能会给你们的关系带来冲击;如果你放弃,就退了回去。

    所以,走出舒适区,并不容易。

    路径依赖,将人们死死地拽住、钉在原地。

    我们每天重复这同样的事情,用同样的心情对待着同样的事务。

    这虽然看上去很安全,事实上却可能危机重重。

    尤其你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这对于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企业的存亡、一个组织的运行都发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我们如果无法分清,哪些依赖、经验在严重阻碍着我们,我们就永远无法进步

    总结

    可获得性启发:人们判断推理的过程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比较容易想起的事情比不容易想起的事情更常见。无论你是谁,你做的决策,都在受可获得性信息的影响,受它左右。

    我们应该从“理由驱动”转换到“目的驱动”。在面对不同选择方案的时候,应该从最终结果的期望考虑,而不仅仅考虑我对什么熟悉,或者其他的什么理由。为了实现得到那样的结果,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如何调整,如何规划,如何寻求帮助。

    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跳出来,用另一种视角去看待自己从事的行业、自己的生活,走出舒适区,中断自动加工,打破路径依赖,才会迎来转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径依赖——值得每个人注意的思维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sj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