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中国历史上曾出现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把持朝政,与皇权分庭抗礼,东晋的“王与马,共天下”,就是这一阶层所达到的顶峰。
门阀源于“阀阅”,最早是指秦吏的功劳薄,即“书其斩首之功于一尺之版,以尺籍书下县移郡”,然后按功劳进行赏赐。每个秦朝官吏,都有这么一份阀阅。爵位升到一定职位的人,便可将阀阅刻于颇似华表的木柱上,树立在自己家门两侧,从而表明家庭地位。左边的柱子为“阀”,右边是“阅”,这便是所谓的“家门阀阅”,后世简称为“门阀”。
发展到后世,专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即为门阀的前身。
曹魏统治阶级,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制。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制度的确立之间,这一选官制度,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原本是统治者为了消弥察举制暴露出的缺陷,抵制当时豪门大族对于官位的把控,因此,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而家世只作为参考。但晋以后,却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使得这一阶层彻底取得政治特权;而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了典型门阀制度。这种制度在东晋达到鼎盛。
门阀制度确立后,一直到唐代,才逐渐淡出历史,其中既有魏晋南北朝政权变化,血雨腥风,掌权者被新上位者,杀得人头滚滚的缘故,尔朱荣的河阴之变,便属此类,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有台上掌权者对于分享自己权力的门阀的警惕。自隋朝开始,唐朝通行的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被大力推广,便源自于此。毕竟科举制选拔出的官员,对于皇权更加忠诚,所以更受皇权欢迎。这就是唐太宗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关键。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就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僚选拔制度,而这种制度,也是当时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世界上,都属于先进的官员选拔制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