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你的写作受英语侵蚀了吗?(二)

你的写作受英语侵蚀了吗?(二)

作者: 谢行知 | 来源:发表于2015-12-10 10:29 被阅读125次

阅读《翻译乃大道》愈深,愈感五四以降中文受西语毒害之深。现如今大家都在呼吁治理空气雾霾,可谁来清理夹杂汉语里的“雾霾”呢?

不能消化“被”字

一件被动语气就安上一个“被”字,完全想不到,即使要点明被动,也还有“给、挨、遭、教、让、为、任”可用。在更多的场合,我们可以将被动改为主动,或不露痕迹地被动。

负面例子:

菜被吃光了。
他被警告,莎莉有梅毒。
我被这个发现弄得失眠了。

修改:

菜吃光了。(特例:菜被你宝贝儿子吃光了)
他听人警告说,莎莉有梅毒。或者“人家警告他说,莎莉有梅毒。”
我因为这个发现而失眠了。或者“我因为发现这事情而失眠了。”

(P49 《翻译和创作》)

赘言

原句:携带汽车,购置仪器,遭窃盗潜入(中国的文言好用重叠和同义字的四言成语,结果容易死扣字眼。)
改为:带汽车、买仪器、偷走

原句:正当一名不明身份的人宣读声明,声称陆军已决定接管政权时,达荷美国家电台正``播放着音乐。("正当"和“正”纠缠在一起;“宣读说明,声称……“的句法,也很别扭。)
修改: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宣读声明,说陆军已经决定接管政权,这时,达荷美国家电台正播放着音乐。

原句:日本大藏省计划,当国会通过避免日元再升值而设计的此一调整日本外贸关系的法案后,立刻实行此一降低关税及有关措施。(动词(”计划“)和受词(”立刻实行“)竟隔了31个字,”通过“和”法案“之间隔了23个字。不妨把长句拆散,然后重装。)

修改:日本大藏省的计划是,调整日本外贸关系这项法案,原为避免日元再升值而设,只要国会通过,立刻就执行降低关税及有关措施。

(P69:《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中国》)

貌似精确的不精确

冠词的翻译可适当省略,不可为了精确而将之生生翻译过来。因为没有意义。

原句:一个军人应该忠于他的祖国。(a soldier should be loyal to his country。)
修改:军人应该忠于国家。

原句:一些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每一个不幸的家庭却有它自己的不幸。(”一些……全都“、”所有……全都“皆是辞费。)
修改: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原句:你继续读下去,因为他已答应你一个”奇妙的“故事这么大胆的一个许诺是需要一位极有自信心的长篇小说家的。但狄更斯却确信他能兑现,而这种确信,这种自信,就即转移到读者的身上。你在开头的几行里就觉得你是在一位实事求是面前。你知道他是当真的,他会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某件”奇妙的“事情将会来自这个他准备讲述的故事。

修改:他已答应你一个”奇妙的“故事--》”他已答应你说一个……“。"这种自信,立刻传到读者的身上。""你面对的是一位实事求是的人。""他要讲的故事里会出现”奇妙的“东西"。

  • 原句:family member 一般翻译成家庭成员
    修改:家人。

去掉"们"。换成“大家、众人、世人、人人、人群”。

原句:
土人们都围过来了。
女人们的服饰每年都有新的花样。
童子军们的座右铭是一日行善。
医生们一直以为他已经康复了。

修改:把”们“去掉。因为”都“和”一致“之类的副词本就含有复数了。还有,”人们“改成”大家“。”先生们“改成”各位先生“。

犯了”以名词代替动词“的病症。

原句:
作了五年的奋斗
作重大改革
在老鼠身上进行试验
和他作了一次私下谈话
对她进行劝告
从事一次航行

修改:
奋斗了五年
大加改革
拿老鼠做实验
私下和他谈了一次
劝她
航行

(P80《变通的艺术——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后》)

赘言(2)

赘文冗句。一面是滥用大而无当的名词(理解方式、高度、爱国主义)。一面乱使浮而不实的动词(是具有着、存在着)。

原句:关于李商隐《锦瑟》这一首诗,不同的学者们是具有很不相同的理解方式。
修改:李商隐《锦瑟》一诗,众说纷纭。

原句:陆游的作品里存在着极高度的爱国主义的精神。
修改:陆游的作品富于爱国主义精神。

原句:我的手已经丧失了他们的灵活性
修改:我的两手都不灵了

滥用”被“字

原句:当被询及其是否竞逐下届总统,福特微笑和不作答。
修改:记者问福特是否竞选下一家总统,他笑而不答。

(P109《哀中文之式微》)

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

介词用得太多,文句的关节就不灵活。

例子:(关于)王教授的为人,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你有(关于)老吴的消息吗?
(关于)这个人究竟有没有罪(的问题),谁也不敢判断。

表示身份的介系词渗透到中文,多余。

例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么能不爱中国?
(作为)(一个)丈夫的他是失败的,但是作为一个市长的他却很成功。
缇萦已经尽了(一个)(作为)女儿的责任了。

名词动词混淆使用

例子:
(对于)这件事,你们还没有(作出)决定吗?
敌方对我们的建议尚未(作出)任何反应。
对独裁者的暴政他(作出)强烈抗议
报界对这位无名英雄一致(作出)哀痛与惋惜。
兄弟两个争论了一夜,最后还是哥哥(作出)让步。

“有”中文里本是动词,“有着”、“具有着”、“存在”都是画蛇添足。

例子:
台北市的交通有不少问题(存在)。
中西文化的矛盾形成了代沟(的存在)。
伴侣之间总难免会有摩擦(的发生)。
我实在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香港(的原因)。

滥用抽象名字。抽象名词“汉化”应有几个条件:一是好懂,二是简洁,三是必须;如果中文有现成的说法,就不必弄得那么“学术化”,因为不少字眼的“学术性”只是幻觉。

例子:

这本小说的可读性颇高。(修改:这本小说很好看。)
这家伙说话太带侮辱性了。(修改:这家伙说话太无礼了。或,这家伙说话太侮辱人了。)
他的知名度甚至于超过了他的父亲的知名度,虽然本质上仍是一个属于内向型的人。(修改:他虽然性格内向,却比他父亲还更有名。)
王维的作品十分中国化。(修改:王维的作品最具中国味了。)

(P150《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

的的不休

一碰到形容词,就不假思索,交给“的”去组织,正是流行的白话文所以僵化的原因。白话文所以啰嗦而软弱,虚字太多是一大原因,而用得最烂的虚字正是“的”字。学会少用“得”字之道,恐怕是白话文作家的第一课吧。

坏例子: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贵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花在荷叶上。

修改:月光隔树照过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而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杨柳弯弯,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

(P201《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写作受英语侵蚀了吗?(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cy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