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学习笔记,内容原素材取自吴伯凡老师得到专栏《吴伯凡· 认知方法论》,此次学习的主题是“认知与供给”

1、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反异化,如何避免手段像魔鬼一样, 随时在侧的绑架我们,是每个人和组织都要遇到的问题。
我们常常会陷入执着手段而忘记目标的误区中,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越走越偏,越是用力最后偏离的越远。之所以会如此,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缺乏觉知,在毫无意识之下偏离了既定的轨道;有时候是因为别人也是如此,跟风式的简单模仿,而从不去思考其正确性和有效性。有时候是我们不愿面对达不到目的的失落感,选择用忙碌来填补内心的虚弱。
比如投资这件事,赚钱是最终目的,至于手段,就多种多样,长期投资、趋势投资、量化交易均可,重要的是你能够掌握其中某一种方法,能够通过这种方法稳定的盈利,这才是投资这件事的关键。然而,反观身处投资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人,摇摆于各种大师投资理念的不在少数,经常为了自己所认同和捍卫的“投资理念”争得面红耳赤。但你只要去看下他们账户的余额,就会发现他们往往并不是投资的赢家。
我自己也是如此,时常会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在意别人的投资方法是否更有效,以至于心底总是没有一个锚,投资上没什么纪律,经常会焦虑和自我怀疑,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改变我原有的判断。我把过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了这些手段和方式上,却忽略了最关键的目标。
2、当你觉得没有机会和出路的时候,要形成一种习惯,提醒自己,可能是我还没有激活、发现affordance。你要发出某种能量,affordance才会显现出来。
(这里的affordance指的是一种模糊、抽象、尚未发现、尚待激发的可能性)
遇到困境迷茫沮丧时,先冷静下来,做个深呼吸,把自己暂时放空,客观的看看自己和现状,让自己回归到最初的状态,想想最初的目标,回顾自己一路上的实践路径,看看是否匹配,继而做出修正和调整。
人一味的在行动,有时候一旦方向错误,你越是努力越是无力,最后把自己逼向了绝境。有的人能够在绝境处置之死地而后生,重新焕发生机;有的人很不幸,在中途就妥协了,遇不到绝境也看不到奇迹,只是匆匆走了一遭,一无所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