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莺
前一段时间,引爆最多的话题“抑郁症”这三个字眼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也包括我。这种病症属于过度的自我心灵封闭,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无好感从而导致自己的心灵一步又一步走向阴暗,同时,把自己排斥在外,对世界有种厌恶。包括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都一一否定,最后,对家人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所以,才会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 。
我想,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喜欢在众人面前谈自己的幽默,但一回到家就累倒在沙发里,把自己与之相关的事物和最亲近的人都隔阂在千里之外,就连平常的关心也当做是垃圾一样删除,用不合自己的原则地方式麻醉自己,空洞乏力地消释着一切。我认为,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孤独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4920/ec9fc689f441088d.jpg)
特别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看电影里的角色。特别是演员,他们能把各种角色演的淋漓尽致,犹如一颗新鲜的心脏,血液流动尽脉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鼓舞传递到观众的脑海里,得到升华。电影里的每个角色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精彩,那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是开方式的,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在家人,在剧本面前投人进去,让自己的喜怒哀乐给他人分享,让自己有亲和力地与世界握手并学会交流,这样的心灵必然是舒适的。
我也喜欢看脱口秀,看似像娱乐节目,其实是一种心灵地自我解脱。金星主持的脱口秀赞不绝口,让人享受在她所给你的世界里,不论她在台上讲多少名事,你都能深陷其中,因为她的心灵正在与我们的心灵接近,像一个吸引点,总能让人耐人寻味也能让人留恋忘返。有许多企业家,为工作去应酬,熬夜加班,认为这才是一种心灵地释放,它不会结花也不会结果,更多的是与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和事交流从而达到共鸣。
那次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偶然看见一副画,那副画的名字叫《向日葵》。许多向日葵插在花瓶里发挥着本该有的质色,这时的心情便有了一种倾诉,人不要活的太现实,有恰当好处的童真甚好。小时候拍过的相册一直留在柜子里,直到现在,也从没翻阅过,特别喜欢的糖果长大后也不再留恋,一直坚持的理想在生活的打败中也从未燃起。在我们人生岁月里,心灵的滋润是最多的。
时常见到来来往往的的上班族,在工作上遇到不顺意的事回到家就把脾气撒向亲人或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门锁上。家人的一声问候或者一杯热牛奶也随时是你发泄的工具。这时,心灵的黑暗也在某个角落滋生,随之遇来。心灵的角度是多变化的,不是倾诉相同的,而是选择用怎样不同的方式让自己平和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4920/f14b7b9c9ea38bb0.jpg)
《姥姥语录》里面有一句话叫:“糖稀越沾越厚,苦菜越洗苦水越少。”姥姥的欢喜都是乘法,忧伤都是除法。不妨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倾诉。在路上,我也会偶尔看见有些人习惯性的把帽子戴好,把口罩戴上然后坐在一个角落里,以便没有人关注。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也有人学会把自己的心灵封闭或偶尔的沉默,这是,心灵就缺少了一个伴侣。世界的杂音太多,要学会把振动调成静音,把心灵融入到这个世界,它就像一束反射灯,不要把外界的压力都反射到身上,用删减法以求心灵地境界。因为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太在意自己的完美导致许多人心灵扭曲,这是现代社会的观点。从而不能达到心灵的洒脱与自由,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与自己共处。要愿意放下所有戒备,所有敏感与最亲近的人倾诉和相伴,如果一味地盯在不属于自己的范围内,戾气会沉重,让你无法呼吸。心灵为何总是关闭,那是因为你没有倾诉的伴侣。
“快乐你别嫌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个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个快乐 ,你这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的快乐?”这是倪萍的姥姥说的一句话。我爸爱喝茶每次想到他喝茶的姿态和那抿口地韵味,我想,他的心情是快乐的,是舒适的,茶叶浮在水的上方,能远远的传递着茶的清灵,别让世界改变了你的快乐,你要用快乐去面对世界。朋友B是个多愁善感的姑娘,一遇到事情眉毛总是紧皱,嘴巴也总是撅的紧紧的,那次朋友B问我:“快乐是啥呀?不就是笑嘛,为什么我总是笑不起来。”于是,我回答她:“快乐的方面有很多,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的心灵总是关闭自己,那么,你接受到的信息绝对是悲观的。”快乐真的别嫌小,亲爱的,把灯打开,让快乐充斥与你的心灵。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4920/d35dbd89fc0ec545.jpg)
夜晚总是过得那么漫长,仿佛看见每个人的灯都忽明忽暗,世界有太多少的杂音扰乱着我们的心灵,亲爱的,把灯打开,用你最独有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心事,用你清澈地心灵去洗净世间的铅华。
穿越人海,用心问候。
网友评论
永不妥协 一生一世 曾经 等一个人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