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散文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作者: 路遇而安 | 来源:发表于2016-08-29 21:56 被阅读332次

    好久没看电视剧,只因对剧本和主演的高要求。

    这几天开始看黄磊和海清主演的《小别离》。过了看偶像剧的年纪,就比较爱看都市、家庭题材的剧,不过狗血的虐情剧坚决不看。

    对黄磊,确实无论是现实中的神算子还是影视剧中的各种角色都挺喜欢,演的很真实。所以冲着他才看的,剧中也是一位对女儿呵护备至,对妻子谦让宠爱的好男人。对其他演员均不喜不厌。

    应该算是教育题材,对于到了当妈年纪却没有当妈经验的我,似乎有些尴尬。

    little girl

    剧中的三个初中生小主角,各家有各家的问题,完全围绕着升学的压力和是否出国留学的选择。

    学习最差的小宇,母亲去世,和父亲有隔阂。家里有钱,再多的钱父亲也愿意花,只要能把他送出国,只因:在国内只能上个职高,有何颜面继承家里的事业?不如出去见见世面。

    学习最好的琴琴,年级前十,公认为最优秀的孩子,清华北大没问题。然家庭条件不好,母亲却希望竭尽全力送她出国读高中,只因:孩子这么优秀,只配接受最好的教育;孩子也特别懂事,虽然想出国,考虑到经济条件很体谅、孝顺父母。

    学习中不溜的朵朵,高不成低不就,每天被女强人妈妈逼着补习提高分数,然却是个很有主见更有脾气的小姑娘。青春期的叛逆遇上不断下滑的成绩,状况百出,甚至患上了焦虑症。当看到了可以出国的希望,顿时来了精神,不用催促也能自觉学习到深夜。

    孩子的世界你不懂

    原来孩子们都喜欢出国?我是很难想象那么小的年纪如何独自在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十四五岁的年纪,家人不舍和担心,而他们自己却很向往。

    只因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家长的严格管教让他们失去了童年该有的快乐和自由。他们渴望轻松的学习氛围和脱离管教的自由。

    剧本高于生活,却也源于实际生活的根基。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现实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孩子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学校的课程压力,课外的各种补习班,以及各种兴趣特长班。今天还看到某地的小学考虑到孩子睡眠不足,每到下课就全体趴倒补觉。特意将上课时间八点推迟半小时,也是难得。

    孩子的辛苦,源于家长将自己身上的童年遗憾与希望完全转嫁到孩子身上。以对孩子关爱之名,维护着对自己身上掉下一块肉的所有权。如今的孩子,渴望西方式的自由,却离不开中国式的照顾,也是难怪。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小小年纪什么都不懂。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无论是哭是笑还是嘴里的咿咿呀呀,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是大人不懂而已。

    小宇对他爸爸说:“以后你们别当着弟弟的面吵架了,这对他影响不好。虽然他那么小但是他能听见。就像我小时候,你和妈妈吵架,我都知道。”听到这话我确实被感动了,在家长眼中他只是十几岁的孩子,而在自己的世界他早已强大。

    曾经我们唱着:“我不想 我不想 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在从前的年代,十几岁有吃有喝有玩没压力,当然不想长大,长大要工作要挣钱还有人情世故江湖险恶;

    而他们稚嫩的肩膀上背负着过于承重的担子,他们一定想快点长大,摆脱父母的期望和管教,尽管对社会这所学校一无所知,仍无所畏惧。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剧中朵朵的爷爷念了一首诗送给儿子儿媳:《论孩子》。我听了大受启发,特意查看了全文。这首诗的作者是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和画家。1923年作者出版了散文诗集《先知》,这首诗为第四章。

    冰心在读到这本书时,其中蕴含了东方气息的绝妙哲理和流丽的文字令她印象深刻。于是,在病榻之上将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

    伟大的作品,就在于穿越百年,经过时间的洗礼和雕琢,仍能够指引和启发现代人。

    全文如下: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题目虽为《论孩子》,却是谈为人父母之道,通俗易懂。

    作为生命的延续,父母不该自私的认为给予了生命就能决定孩子的全部生活。子女和父母应是彼此平等、独立的个体,而不是附属关系。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母总是毫不吝啬的给予子女全部的爱与呵护。却不能以爱之名,控制子女的思想和行为。无论长幼,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孩子敬爱父母,父母尊重孩子。爱不占有,也不被占用。

    父母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却不能替孩子做选择以及承担责任。新闻上见过许多父母在孩子违法犯罪后隐瞒实情,愿为孩子顶罪,法律显然是不认可的。这源于从小的溺爱和惯养放任了孩子,模糊了是非观念和责任感。

    电视上看到一个案例:16岁的姑娘辍学一年,渴望当网红,沉迷于整容,以学业和自杀相逼母亲,必须拿钱支持她整容。母亲独自一人抚养她长大,整日忙于工作,从小疏于教育才导致她深受了网络的影响,滋生了不成熟的想法和行为,好在为时不晚。

    如果孩子将来没有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父母没什么责任,但孩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却是父母的失责。庇护总是一时的,长大成人终要独立面对没有父母的未来。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模仿”不太好理解,英文是“like”。我更偏向理解为“追随”。比如说,上了年纪的父母也开始学习上网,用智能手机,只为离子女的生活近一点,可以聊天和视频。

    想到一位母亲,为了把女儿留在身边,在女儿考上外地大学后又哭又闹逼着不让去,只能留在当地工作;甚至和男朋友约会必须带着妈妈一起。这种“追随”,显然太过自私,只会适得其反。

    时代不同,不能再用“我们那个年代如何…如何…”来教育子女。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宿命、委屈、追求和奋斗,没什么好比较和抱怨的。孩子永不会是父母的复制品。

    父母是弓,孩子是射出的箭。家永远是孩子温暖的港湾,父母的养育给予了孩子走的更高更远的巨大能量。

    “那射者”该是谁呢?也许是这个时代的指引,也许是梦想的召唤。总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吧。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当子女长大成人,有所作为,父母该是多么欣喜且骄傲。无论子女走多远,回家的路一直都在,父母也会在远方祈祷。弓与箭永远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浅薄解释,有感而发。这首诗算是为人父母前上的一堂课。

    纪伯伦作为东方的诗人,这一首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诗,确实具有东方特色。让我们重新思考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值得慢慢领悟。

    我想,不管是怎样的父母,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才是最大的心愿和成就。


    -----END-----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hf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