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活有助于梳理思维,觉察情绪。分析想做的、未做的、待做的事情。从而调整计划,优化流程。还有一个好处,以备遗忘。

我的WeGene基因测试报告中,迟发性阿兹海默症风险是正常人的2.09倍。这个系数其实不算太高,但我仍担心会有一天忘记做过的事情以及生命中遇到的人。
从上周立下2020每周一篇的计划,我算了下2020全年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上周,是连续工作十一天无休的一周,也是迎接挑战获得成果的一周。有一天加班到12:30,回到家发现狗儿都睡着了。
上周完成了全国研讨会的PPT、逐字讲稿,以及个人的年终总结。结果当然是准备充分才能在并不擅长的演讲环节进展顺利,4个半小时并没有我想象中难熬,反而并未察觉时间就过去了。
上周六给6个学员上了一堂咖啡知识入门课,顺利完成公司新媒体平台发文及文案任务。
上周我享受和同事以及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虽然仍需独处来恢复精力。

上周确实挑战了很多不可能和不擅长。我认为语言总是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也认为没有组织过的口头语言是在滥用语言。我当然仍惧怕观点输出,在我看来任何方法和经验都没有绝对的可借鉴性,时代在变化,每个人遇到的环境变量都是不同的。
我仍是敏感型应激群体的一员,对打击和指责敏感,会选择性的屏蔽可能受到刺激的情境。但我也欣然接受这些特点,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代表旺盛的求生欲和鲜活的生命感。我相信未来对自我的看法值得更乐观。
我在试着去理解如何「沉浸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当中」。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Cacioppo 认为:「要战胜孤独,人们必须从关注社会联结的数量,转变为关注质量。」过多的社会联结未必能为我们提供理解与支持。我们需要筛选、辨别哪些社会联结有成为深度联结的潜力,关注他人传递出的社会信号,并果断地删除让自己感到痛苦、耗竭的社会联结。
这也是我对目前人际关系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