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读书上看《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这本书。
在读到《鱼玄机》这一部分时,我分明感到心在收紧,眼前朦胧。
十二岁的鱼幼微,幼年丧父,只和母亲相依为命,而母亲靠给妓女洗衣服为生。这天鱼幼微在街上卖花,遇到了她一生为之牵挂的人——温庭筠。
温庭筠听说她诗才小有名气,便要她以她卖的牡丹为主题,吟一首诗,吟得好,就买完她的牡丹花。可能古代有才人都是这样,鱼幼微的诗里,满满的傲娇,认为自己只是出身不好,不然她也是宫廷娇艳的牡丹花。
温庭筠瞬间为她的诗作曲,买下了她的牡丹花,并要教她写诗。
时间流逝,鱼幼微发现他喜欢上了温庭筠,一个大她三十多岁,如父亲、如老师、如朋友的人。温庭筠开始躲着她。
直到有一天,温庭筠带她去看榜,上面没有温庭筠的名字,温庭筠指着状元的名字对她说,你不是要做一朵真正的牡丹花吗,他可以满足你的愿望。鱼幼微不乐意,声称做个狗尾巴草也要跟着温庭筠,然而温庭筠离他而去。
之后,她嫁给了状元郎——李忆,状元郎处处带着她,以她的才情,很为状元长脸。结果好景不长,状元之前结过婚,他的妻子找人把鱼幼微暴打一顿,而状元哆嗦地如秋风中的树叶,甚至没敢抬头看鱼幼微一眼。写下休书,鱼幼微一瘸一拐地回到她那贫穷简陋的家。
恍惚中,有人问她花怎么卖,扭头一看,什么也没有。原来她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人——温庭筠。
她开始疯了似的追随温庭筠的脚步,无奈,最后听说他回长安做了国子助教。她不想打扰他,就入了道观,从此世间多了一个鱼玄机,而那个鱼幼微已经死了。
她在道观过着游戏人生、放浪形骸的生活。也曾遇到遇到一个乐师叫陈韪,她对他与众不同,因为他会为她吹温庭筠为她作的牡丹曲。她不再为谁遮罗袖,也不再为谁懒起妆,不再为谁潜垂泪,也不再为谁暗断肠。
如果有,这个人一定是温庭筠。
听说温庭筠要离开这座城市,她来了,问他还要这朵牡丹花吗?温庭筠说,你如此年轻,我行将就木,怎能摘了这朵牡丹花?她问温庭筠是否爱过她,温庭筠没有回答,把脖子上带的那个骰子送给她,转身离去。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最后,鱼玄机的结局居然是,她杀了人,判了死刑。传言是因为她的丫鬟绿翘和那个陈韪好了,还声称陈韪根本就不喜欢她。她打丫鬟,把丫鬟打死了。
以往故事里是阐述这个事实,而这本书却这样解释,其实在古代打死丫鬟,罪不至死,而是鱼玄机一心求死,她那天为什么疯狂地打丫鬟,不是因为陈韪,而是因为她得知——温庭筠死了!
结尾写道:刑场外,密密麻麻的身影,却再也看不到他的面容。她唱起“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鱼玄机、薛涛、刘采春和李冶,被称作“唐代四大女诗人”。在唐代一个诗歌巅峰时期,她们四位的诗才可见一斑。
然而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虽然是大唐盛世,包容性强,但她们人生却是如此悲戚。
我记得薛涛,她也是父亲去世得早,因“姿容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为一名营妓。
后来大将军韦皋发现她诗才大气,不但带她出席酒宴,还让他处理文案工作,甚至突发奇想,要给朝廷打小报告,为薛涛申请“校书郎”。结果是幕僚们的一致反对,原因有二:一是奏请一名妓女为官,有损清誉二是衙门里坐着一个穿裙子的姑娘,有点不成体统。
在古代,女子再有才,又能怎样,不过是名士风流的红颜知己。尤其是薛涛这样的,乐籍出身,正经人家追求仕途的,谁敢娶她?正如那个她爱的元稹。
李冶,和她们不一样。她家境可以,却有个迂腐的父亲。因为李冶六岁时,目睹其父搭蔷薇架,随口吟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被父亲认为,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而把她送入深山,潜心修道。
所以李冶的一生,纵有多少欣赏她喜欢他的才子名士,却从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丈夫。
那么鱼幼微,如果生得早一些,就能嫁给温庭筠吗?也不一定吧!
所以不是遇见的时间问题,而是那个时代的女子,终究地位太低。别说她们家境贫寒,就是名门望族的谢道韫,也只能嫁个资质平庸的王凝之。
所以“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作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才女们,除了嫁一个有情郎,似乎没有什么幸福之路可走。然而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两人一起斗诗,赌书,泼茶……还是偶然的情况。
鱼幼微,如果有来世,你还是投胎到现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