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无名

道,无名

作者: 大龙10 | 来源:发表于2023-02-23 03:02 被阅读0次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译者:赵复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559605825


一、老子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生卒年不详,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现鹿邑)人。

  •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
    《老子》,又名《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 《道德经》
    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孔子与老子相会

二、道,无名

  • 大多数人只思考“形而下”的存在,即现实世界。他们觉得,现实世界是可见的,因此,表达它时并无困难;在表达时,虽然使用名字,也不觉得那仅仅是“名”。

  • 名家的思想家开始对“名”进行讨论,在思维上乃是一大进步,对“名”的思考乃是对“思考”进行思考,它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思维。

  • 老子却指出,除了“可以命名的”之外,还有“无法命名的”。
    凡“无以命名的”必定是形而上的。
    道家所说的“道”和“德”便是属于这一类的概念。

  • “有”和“无”只是“有名”和“无名”的缩称。
    天地万物都是可以赋予名字的,故此,称天为天,称地为地,万物各从其类,各有其名。有天地万物,就有天地万物之名。因此老子说:“始制有名。
    ”“道”是无从命名的,而万物之名又都是由道而来,这便是老子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三、规律

  • 老子的学说以“太一”和“无有为常”作为主旨。
    太一即道,道生一,因此,道称为“太一”。
    “常”的含义是永久、永在。
    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却是不变的。

  • 道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怎样才能避祸?
    这里便是老子的回答。他认为,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
    温和就能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
    谦虚就能使人不断进步。
    凡事知足,使人处任何事情,不致过分。

相关文章

  • 无名道

    飞车无名道,幽谧百年森 响风一万米,枝头藏鸟声

  • 道德经作者的分析之五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道者。何人?得道之人。何名?无名。道常无名,道者无名。得道之人书写道德经是不会留下道者自己的姓名...

  • 何为道

    每个人都在问,何为道?道是什么? 那道究竟是什么呢? 老子曾说道,无名天地之始,道本无名,强名曰...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经·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苏辙:朴,性也。道常无名,则性亦...

  • 王弼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王弼: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

  • 道常无名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

  • 道常无名

    《道德经》 第三十二章[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 道恒无名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北京 对于道恒无名,看到这样的释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

  • 道隐无名

    盲人摸象的故事,应该都听过。四个盲人,分别摸完大象,得到了四种结果。并各执己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抛开故事...

  • 道恒无名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三十二章全文: “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无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la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