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健康问题都是吃出来的。
有些是因为量。
早餐吃太多,上午八九点会困倦,大脑转不动。
午餐吃太多,中午很困倦,还影响下午的效率。
晚餐更不用说,吃的过多,夜间身体消化负担重,睡眠质量差,所谓“胃不安而卧不宁”,第二天起床,眼肿头钝身子沉,长久下来更导致很多慢性疾病。
有些是因为质。
例如,早餐一根火腿肠,中午一杯泡面,晚上一大堆零食。总是吃包装食品,深加工食品。为什么?也许是图个便捷,不麻烦又不费力气。加工包装食品号称是“空热量”,就是空有高的卡路里,实际上是零营养。只是糊弄嘴,骗下胃,身体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滋养,反而还的代谢各种色素防腐剂添加剂,时间长了健康怎不出问题。
上述两种行为,都是个体自己选择的结果。
究其深层原因,过量饮食,也许反映出较弱的执行力。把自己当垃圾桶,这种潦草的自我对待,或许反映了内心深处的自弃,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也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可暴饮暴食,也疼惜自己,偏也有着失控的食欲,常常控制不住。仔细分析一下,他们的吃,很多情况下不是由于饿,而是很多其他动因。比如:
因为孤独。——吃东西可以让人感受到连接。
因为受挫。——吃令人心理安慰。
因为空虚。——吃东西带来充实。藉由胃的饱胀达到心的充盈。
因为愤怒。——吃东西可以让人发泄情绪。
甚至因为习惯。——在非理性思考的情形下,进入惯性的吃的状态。
上述情况下,食物成为我们的出气筒,安慰剂,发泄物。吃承载了心理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