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得已遇到的加班情况,其实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少加班是自己“养成的习惯”造成的。
毕竟,如果我们真的喜欢这份工作,加班对我们来说,是自愿的投入,不存在要不要避免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是,我们有没有因为一些工作上的坏习惯,而导致的无意义加班。
最常见的就是避重就轻。
很多人的工作会被各种各样的琐事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每每从琐事中回过神来,已经临近下班时间了,只能等着下班后相对不被打扰的状态下,才能去处理当天重要的事情。
应对的办法就是列出工作清单,做好轻重缓急,并将简单或者琐碎的事情穿插在几件困难的工作之间去做。
对于清单上的重要工作,是当天首先要确保完成的部分。对于上司或同事的干扰、临时被安排的工作,我们有了重要度对照,就能对工作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适当拒绝,或者和对方达成共识,做些调整安排。
同时,有了工作清单和排序,也能帮助我们避免分心和跑偏。
比如我们和同事确认某项工作,结果交流太久,话题跑偏,1个小时就过去了。而对于提前做好的规划,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保持适度的警觉性,聊着聊着会意识到自己还有多少工作没有完成,可以将我们拉回到工作重心上。
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将“加班”当做自己的工作缓冲区。
有的小伙伴可能工作量实在不少,就会有这样一种心态“我的工作是做不完了,晚上肯定要加班”,于是,我们那天晚上就真的加班了。
其实这种心态,不但会让我们面对工作的困难畏缩不前,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反正晚上要加班,白天反而就产生了拖延症,硬是把工作拖到了晚上。
积习难改,于是拖延就成了家常便饭,深陷其中。
在《学习之道》一书中提到关于改变拖延习惯的方法,可以利用“奖励机制”帮助我们养成新的习惯。
比如,适当的自我称赞,可以重塑大脑对这件事的认知,让乏味的工作变得有意思起来。
或者可以为自己的某一项工作完成、到一个特定时间节点,为自己安排一个奖励,比如午休时间可以约朋友吃上一顿,或者如果自己能够在下午5点前完成当天的工作,就奖励自己看一场电影等等。
设置截止时间+适当的奖励机制,是改变拖延习惯的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了下班后的激励目标,我们就有了在上班时间内尽量把工作处理好的动力,而下班后的休闲奖励,也会反过来为我们的工作状态提供助力。
同时,有了截止时间的限制,我们就会减少在工作中“浑水摸鱼”的状态,而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流程,甚至会优化自己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协作模式,来帮助我们省出更多时间,加班的情况也就得以改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