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奇》之诸葛亮篇(5)

作者: a1c34de795a2 | 来源:发表于2018-05-26 22:32 被阅读328次
    《三国传奇》之诸葛亮篇(5)

    了悟真机


    实际上当诸葛亮第六次伐魏时,熟知天文的太史谯周力谏不可,当时天象显示曹魏气运正盛,伐魏根本不可能成功,而熟谙星相的孔明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但孔明坚持出兵,而且强调说:“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不听谯周忠告,决意六出祁山。

    其实诸葛亮怎会不知天意呢?明知此去无果,也要“鞠躬尽瘁”!

    他早就知道汉朝气数已尽,一切努力都是“无力回天”,但还是要尽己之力辅佐蜀汉,不负刘备三顾之情、托孤之义,要扮演好自己的历史角色。

    这也就是诸葛亮坚持不肯采用魏延“兵出子午谷,径取长安”之计的原因。

    如果真的兵出子午谷,魏国很可能覆灭,这也是司马懿最怕的。

    但聪明神算如诸葛亮,竟然放着这条好计不用,这也是后人无解的一件事。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诸葛亮不敢破坏高层生命的安排,他来就是协助刘备完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做过了他不但无功,反而有大过。

    所以,他呕心沥血并不是为了追求成功,而是为了尽忠于职事,演好自己扮演的角色。

    当后人想起“诸葛亮”这个名字时,想到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而并不会在意他是否领导蜀国统一了中原。

    这就是诸葛亮的成功之处,这就上天安排这个角色的用意所在。”

    三国演的是“义”,而“义”有很多的内涵,不同的人演绎不同“义”的表现。

    关羽演的是“义”, 曹操演的是“义”,徐庶演的是“义”,典韦演的是“义”,黄盖演的是“义”,周泰演的是“义”,吉平演的是“义”,庞德演的是“义”,姜维演的也是“义”……

    而诸葛先生要演的“义”就是明知“无力回天”也要“鞠躬尽瘁”,这种精神的确感动了中国人一千多年。

    锋芒初露


    天纵奇才的诸葛亮27岁出山,未初茅芦就知道自己身负重任,因此远离世事静待真主。

    而从小就立志要当天子的刘备是楚汉时期的彭越转世,因刘邦的天下是由韩信、彭越和英布打下的,所以这世要把天下分给三人来做。

    当然,生命在三界之内来回轮转,天上、人间甚至地狱都呆过,神、人、鬼、畜也都做过。

    刘备此世下来之前因有天子之分,所以在天上是一条八爪金龙。

    中国人认为皇帝是龙的化身,只有天子才能穿龙袍,这都是有原因的。

    当时三分天下的英雄曹操占了天时,孙权占了地利,一无所有的刘备全仗了人和,因此刘备的辅佐文武都极为厉害。

    关张赵三人皆万人敌,且忠勇无二;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纵横天下,世人莫测。

    当初刘备带着二弟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颇不以为然,觉得诸葛亮空有虚名。

    待刘备请得诸葛亮来到新野时,与诸葛亮食则同桌,寝则同蹋,关张二人愤愤不平。

    一日忍不住埋怨到:“孔明年纪轻轻的,有什么才学?大哥待他太过了!况且也没见他有什么真才实学!”

    刘备回答说:“我得孔明,就象鱼得到水一样”。当下把关张二人气得七窍生烟,对孔明更是看不顺眼。

    而对关张二人的妒嫉和怀疑,聪明的诸葛亮自然是一清二楚。

    诸葛亮是什么人?世人传说他是半神一点儿都不夸张。

    大根器之人赋天命而来,他是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此生所为何来?到哪一步该做什么,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都在他的心里。

    每个人有什么能力,有哪些弱点,该用什么方法激励他,就如同掌上观文一样简单。所以诸葛亮知人善任,会用人是一绝。

    因此,对于关张二人的挑衅,诸葛亮根本不放在心上。

    因为他知道,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诸葛亮初到新野时,刘备只有区区几千人马。诸葛亮未雨绸缪,招了三千民兵,亲自操练。可就凭这么少的兵力,在诸葛亮的调教下,硬是迎战了夏侯惇十万精兵。

    博望坡上的一把火烧的曹军鬼哭狼嚎、丢盔卸甲,杀的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仓惶逃窜。

    有诗为证:“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关、张二人对诸葛亮心服口服,自此气焰收敛,再不敢轻视孔明。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传奇》之诸葛亮篇(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sv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