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O.53《东北游记》【美国】迈克尔·麦尔

NO.53《东北游记》【美国】迈克尔·麦尔

作者: edgar_ | 来源:发表于2021-01-29 16:58 被阅读0次
《东北游记》

前言:2020年9月来到东北,开始两年的学习生涯。本着应该对自己长时间停留地方多一些了解的想法,便开始输入一些东北的关键词,寻找一些相关书籍,从不同角度对这个带有浓浓日俄风情的地区加以认识和了解。

正文:《东北游记》的作者是美国人Michael Meyer,他的中文名字是梅英东,当然他更喜欢别人称呼他为麦尔。1995年,麦尔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四川省教授英语。两年后他搬到北京,在北京的国际学校遇到了他的妻子“丹”(英文名:弗朗西斯)。他的妻子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大荒村,即这本书中大篇幅提到的那个村子。作者麦尔来到妻子的出生地生活了三年多,写出了这本书,其实它不是游记,而是一部调查详实、内容丰富的社会学研究。麦尔感慨农村的美丽景色,而妻子“丹”却表示,外人看起来美丽的村子对村里人来说单调艰苦,大家都想着去外面去城市过好日子。这恰恰印证了那句话,“农村对于不生活在农村的人才是浪漫的。”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In Manchuria:A Village Called Wastela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直译成中文则是《在满洲:大荒村和中国农村的转型》,而中文版定名为《东北游记》。如果将这两个版本的中文名字结合起来看,就是这本书的大体内容:一部分是通过借由描述大荒村来阐释中国农村的转型,另一部分是通过游历东北地区的遗址来讲述东北的历史。两个部分松散的交织在一起,以麦尔对东北的爱为粘合剂糅合起来。

作者沿着铁路走访了很多东北城市,沈阳、哈尔滨、大连、吉林、长春、满洲里。虽然也走访过这些城市,但是时间紧凑的原因,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只记得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项目很多,长春的伪满皇宫溥仪曾经住过,大连的星海广场面积很大,沈阳的火车站具有浓浓日系风。

相比之下,麦尔去走访的地方都是中国人忘得差不多了的地方,他却觉得东北处处都隐藏着旧日的灵魂,伸手即可触摸,只消我们费些功夫去寻找。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柳条边。一提到屏障,我们第一反应一般都是长城。但书中却提到了清朝的另一个屏障—柳条边。不同于长城,这条满清政府修建的屏障,是用土筑起来的壕沟,沿着壕沟种植柳树。满清政府修筑这个防线是为了隔离汉文化,进而更好的保留满族文化。随着清朝的日渐式微,清政府债台高筑,剩下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于是开放柳条边,允许汉人去东北发展。柳条边逐渐弃用,如今踪迹难寻。麦尔在书中记录自己寻找柳条边的过程可称得上传奇经历,在数度遭遇挫败之后,找到了柳条边所在,但仅留的也只是一些壕沟,难以窥见当年的景象。

东北地区受地缘政治影响,一直是多种文化历史交汇的场所,从满清、沙俄、日本、北洋军阀、满洲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哈尔滨不止有现在的冰雪大世界,还有犹太新会堂,这里一度时近代远东最大的犹太人活动中心,被称为“东方小巴黎”。对于东北的历史,如今的年轻人也知之甚少,部分是由于根本不敢兴趣。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反而会是一个美国人抱着如此大的兴趣来讲述中国东北的历史。他不仅对荒地村的前世今生感兴趣,还对东北往日遗迹的历史感兴趣。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都被人们遗忘了,麦尔经过很多的博物馆和遗址都被官方冠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名称而向大众开放并且承担教育下一代的使命。但是读了麦尔的这本书,听美国人详述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教科书上的历史是扁平化的,是死板且不带一丝生动的。渐渐的我就发现单一视角看历史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盲视。长期秉持单一的、固化的视角看待问题,放弃思考的能力,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麦尔的书里没有出现对东北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没有对东北经济衰退进行分析。书里大量的篇幅都是写东北农村和东北乡亲的真实故事。相比单纯叙述民族、自由、民权等研究的学术型著作,我更喜欢从底层叙事。因为我始终相信,任何一个思想乃至社会制度,它的根源都是底层的普通人。

相关文章

  • NO.53《东北游记》【美国】迈克尔·麦尔

    前言:2020年9月来到东北,开始两年的学习生涯。本着应该对自己长时间停留地方多一些了解的想法,便开始输入一些东北...

  • 头部主播走出去,粉丝应援涌进来

    美国作者迈克尔•麦尔在《东北游记》一书中说:“17世纪早期,东北,开始比较频繁地出现在有记载的古代历史中。也许你不...

  •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东北:《东北游记》

    -1-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都在读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看东北,有的地方写得很有趣。...

  • 东北没有历史

    「每个村民的记忆有多长,历史就有多长。」 麦尔在《东北游记》中写下这句话,外来者总是能简练精准地概括一个现象。麦尔...

  •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

    作者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原本是美国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舰长。197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

  • 麦考尔和垃圾

    麦考尔是一位在美国做生意的犹太人的孩子。 父亲曾经问过麦考尔:“一磅铜的价钱是多少?” 麦考尔回答说:“40美分。...

  • 麦尔维尔和他的《白鲸》

    一、麦尔维尔的生平介绍 1.人生经历: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一八一九年出生于一个破产的进口商家庭...

  •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阳台故事集》是被誉为美国“莎士比亚”的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中短篇小说集。 这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生前唯一被集结成册的...

  • 这位大神的风景画如此炫彩!

    Michael Mckee 迈克尔·麦基 美国画家 作品欣赏 颜色,形状,阴影和光线,定义了我作品的语言。无论是山...

  • 这位大神的风景画如此炫彩!

    Michael Mckee 迈克尔·麦基 美国画家 作品欣赏 颜色,形状,阴影和光线,定义了我作品的语言。无论是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53《东北游记》【美国】迈克尔·麦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tc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