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都在读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看东北,有的地方写得很有趣。
仅看封面,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东北气息。
图片来自网络可是,看到“游记”二字,很多人会隐隐觉得,应该不是什么好书吧。
毕竟,游记如今已经被各种旅行书叫烂了,随便一个人,出去旅行几个月,回来就敢写一本书。所以看到书名,误以为又是这种游记,那就错了。
千万不要被这个书名误导了。看过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寻路中国》的人都知道,这几本书都是非虚构类文学。麦尔的《东北游记》,也归属于这一类书。
《东北游记》中提及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农业、风俗、人物、战争、衰败,迈克尔·麦尔为此做了大量研究,翻阅历史资料,试图还原东北地区的面貌。
麦尔研究之深,让我这个东北人都感到惭愧。我是满族人,却对满族历史一知半解,也没有专门去了解过。
这本书共有19章,字数很多。目前我刚看到第六章,麦尔就已经讲到了满族的来历、老吉林的建筑、工业化、雾凇、教育、邻里关系,等等。
作者在书中有一句话:
在东北,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 但没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这个国家的未来。
荒地,是作者在东北所住的一个地方。
迈克尔·麦尔在东北居住了3年,最后写出这本书。其实它不是游记,而是一部调查详实、内容丰富的社会学研究。
-2-
近年来,东北地区萧条衰败、不适合投资等新闻频繁见诸媒体。说实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很心痛,却也深知人们所说的都是事实。
它是我的故乡,而如今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
可是,美丽的松花江、巍峨的长白山、辽阔的黑土地,有我们从小长大的印记。我深爱那片黑土地,因为它是我的故乡,我的家。
正因如此,我开始读这本书。我想知道,别人眼中的东北是什么样的。
因为还没有看完全书,不能写一篇完整的书评,所以我只谈谈刚看完的前六章中让我体会很深的地方。
麦尔在荒地住了一处平房。他第一次到达那里时,“窗口透着微黄的灯光,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
在我的心里,想到故乡,也马上会想到窗口的灯光,夕阳下袅袅的炊烟。
那个印记,是无论何时都无法磨灭的。
图片来自网络关于这个住处,他这样描述到:
我推开从不上锁的前门,在门厅里跺掉牛仔裤上的雪,接着打开通往主卧室的门,熟门熟路地上了炕(用砖砌成的床,高六十厘米左右,长度就是整个房间的长度,宽也差不多有房间那么宽)。炕的下面会烧干的稻草秸秆来加热,油布摸起来很烫,但铺上棉铺盖卷就暖和又舒服了。房间里飘着一股烤制谷物的香味,就好像坐在刚出炉的面包上。
看到“用砖砌成的床”时,我噗嗤一声笑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来形容“炕”——这个东北人特有的“暖床”。
“长度就是整个房间的长度,宽也差不多有房间那么宽。”可能在外地人看来,规模如此大的“床”,让人吃惊。而在东北,家家户户都有一大铺火炕。小时候,一家人睡在一张炕上。在早些时候,人口多的人家,一间屋子里有南北两铺炕。
图片来自网络火炕是东北人特有的取暖设备。东北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但有了火炕,晚上睡觉的时候,相比窗外,则是冰火两重天。有了火炕还不够,家家户户还都有火墙。墙体会发热,加上火炕加持,整个屋子就温暖如春了。
东北的冬天,屋外能冻掉下巴,屋内能热出红脸蛋。
炕的旁边是一张圆桌,上面摆满了热气腾腾的丰盛饭菜,有回锅肉、炸蘑菇、蒜蓉野菜。每家每户的窗子几乎都有墙那么大,包着塑料纸,隔热防风。用来蒸饭的米就来自窗外的一亩三分地。做这些饭菜的大铁锅嵌在一个水泥灶里,生火也是用稻草秸秆。
作者说的炕旁边的圆桌,一般是那种折叠式的饭桌。吃饭的时候把桌子打开,吃完饭再折起来立在墙边。所以,在东北,要吃饭前,妈妈往往会喊:“放桌子啦!”你就知道,马上要开饭了。
“每家每户的窗子几乎都有墙那么大,包着塑料纸”,说得也很形象。到了深秋,每家都会把窗户外装上塑料。东北的冬天太冷,风太硬,即使装了塑料,还经常被怒吼的北方吹得嗖嗖的。
图片来自网络自家的稻田地往往离家不远,说就来自窗外的一亩三分地,也不算夸张。收割了的稻子留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剩下的,就卖掉,这就是农家一年的收入。东北的水稻一年一熟,日照时间长,因此格外饱满、软香。还没出锅,就能闻到米饭飘出来的香味。就算就一口咸菜,都能吃一碗大米饭。
大铁锅,也是东北特色。铁锅烤大鹅、铁锅炖小鸡、铁锅炖酸菜,也都是从这里而来。以后会写关于东北美食的文章,所以在此不做展开叙述。
在前六章中,还有好多处这样的文字,让我感动亲切。
那些我习以为常的东西,让麦尔写出来,就觉得特别有趣,语言描述也是生动幽默。
有的人说,近处没有风景。我深以为然。
那些故乡里的土地、河流、山川、原野,哪个不值得我们认真写一写?然而却没有。还好,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文字,感受自己的故乡,从过去到现在,是什么模样。
-3-
谈到东北人的吃的食物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大豆玉米面窝头,腌小菜儿,有时候还有土豆。夏天的时候吃黄瓜、辣椒和茄子,啊,肯定还有白菜。我们能种的就这些。没肉吃,过年才有。就是一块儿猪肉。
我不禁暗自赞叹:总结得太精准!
夏天的时候,东北人最长吃的,可不就是黄瓜、辣椒和茄子、白菜,当然,还有豆角,这是几乎所有东北人最深的执念。
豆角、黄瓜菜,是我三姨最拿手的两道菜。每当三姨父回家,她都会做这两样菜,他却吃了多年也吃不腻。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东北人来说,豆角、黄瓜菜,都是心中最爱。
家家户户都有菜园子,前园子、后园子,种满了一架架豆角,油豆、一点红、猪耳朵、扁豆宽……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豆角品种。
图片来自网络茄子、西红柿、黄瓜、芹菜、土豆、白菜、辣椒、韭菜,几乎市场上有的菜,菜园子里都有,只是时令不同,成熟的菜也不同。
韭菜贴着墙根种上一垄,就不用再管它。割掉一茬,很快会又长出一茬。雨后,韭菜叶子上,还留着雨水,这时割一把,摘干净,放上一点炒熟的鸡蛋花,活面,擀皮。不出一小时,清香可口的韭菜鸡蛋水饺,就上了桌。
东北人喜欢吃蘸酱菜,大葱、黄瓜、白菜、生菜、苦菊、婆婆丁、大脑瓜,都可以生着吃。夏天是菜园最欣欣向荣的时节,饭桌上的蘸酱菜,占了主角。
等到了秋天,满园子的白菜到了收获季节。拿来几口大缸,找上晴朗的一天,腌一缸酸菜,就不怕冬天没东西吃了。地里的萝卜、土豆,再过些天,就被冻坏了。找个好日子挖出来,放到地窖里,就又过了一个冬天。
没肉吃,以前确实是的。要是见谁在市场砍上一斤肉,那准是他家来客(且)了。不然,农家的饭桌上,除了过年,是极少见到肉的。
看到这段文字,我仿佛又坐在了老家的饭桌旁。
-4-
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地方会让自己笑出声来,有的地方又会让我陷入沉思。后面的内容,还有待读完后继续分享。但读了前半部分,我已经知道,这是一本描写东北的好书,值得一读。
非虚构类文学是我最喜欢的阅读领域,我喜欢透过书中的一个个小人物、一个个细节,展现大的社会面貌。相比宏观叙事,我更倾向于接受从底层观察来的真实。
之前读过海斯勒的《江城》(但一直没有读完),叙述语调和这本书很像。他也是深入生活底层,和底层人聊天、生活,和他们做朋友。他只是如实记录他看到的真实,不做过多评判。我喜欢这种真实,也相信任何观点,都来源于一个个普通人。
我还读过《打工女孩》《打工男孩》,也是作者深入这个群体之后,描绘的众生像。你谈不出有何对错,只是它会让你思考。还有梁鸿的《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写的是她的老家河南,也那些外出打工的老乡们。没有高大上,也没有新颖的学术观点,但却影响了很多人。
描写农村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应该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它像一个帽子,对乡土中国做了总括,而前面提到的作品,就好比一个个分支,是生活在乡土中国里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相比单纯叙述民族、自由、民权等研究的学术型著作,我更喜欢从底层叙事。
因为我始终相信,任何一个思想乃至社会制度,它的根源都是底层的普通人。
❀小福利❀:《东北游记》在网易蜗牛读书APP已经上架,可以免费阅读(我是蜗牛读书的领读人,ID也是鱼小哆,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读书)
欢迎关注我,我是爱读书、爱旅行、爱美食,喜欢记录真实生活的鱼小哆,希望能与你有共鸣。
也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的人。
往期优秀文章,欢迎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