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重要的场合无外乎:职场与生活。我们的表达是否有力,取决于一个大前提:你是否在这个方面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在职场上,这个前提成立有两个条件:
1.专业能力
所谓的专业能力是就是你的能力是否与你的岗位相匹配。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岗位,都会不断地被提需求,不断地被要求去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区分判断一个人说话是否有说服力,或者某个人的话是否值得去聆听。
当别人第一次问问你一个专业问题如何处理的时候,你回答不上来,或者耍耍太极,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好像不太靠谱。当别人第二次对你再有需求的时候,你还是一头雾水或左顾右盼而言其它,别人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已经形成一种观点:这个人业务不专业,是个新手或混日子的人。到这个时候,就无从谈起个人在职场上的说话公信力了。
前两天遇到工作上遇到一件小事,我突然对刚入职的自己备受冷落的境况理解了。如果我有这样的同事,也许现在我也会这么对待以前的自己。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个非常基本的信息需要找关联部门确认,这个信息基础到什么程度呢?正如我去问一下正在厨房做菜的厨师,煎鸡蛋的油放在哪里了?对方回答曰:啊?什么是油?我当时一听这个回答,有点被呛住了。赶紧谢谢这个同事,直接去问他的组长和资历更深的同事了。这个时候并没有谁看轻谁,也没有谁更重要,只是我们总是希望高效而准确地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一旦发现咨询的对象不能给予,不好意思,他的言语就怎么可能让我听进去并信服呢?
2.个人履历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会喊冤:我们又不是“全知道先生”,不可能所有业务都立马可以办,立马可以解决的嘛。确实是,这时候,大家对你的印象就很重要了。印象如何建立?就是曾经的履历,曾经的一言一行,曾经的“战绩”。职场的江湖各自为政,但又在相互取暖。每个人在做什么都有人在看着,不然领导如何每年或每半年给员工打KPI呢?也许别人知道,这个问题对于你来说,可能已经超越业务或能力范围,但是他们依然愿意主动问询你,是因为他们基于对你认识,想听听你的视野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你眼中的这个问题是只可怕的怪兽还是只可爱的精灵,从而找寻灵感与启发。
因此,请无比地珍惜自己的羽毛。这是一切的根本。
感谢阅读!
猫小开
2017.08.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