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我们去户外捡树叶了。
回来的路上,爸爸抱着小朋友,我拎着小桶,我们边走边聊。
小朋友也时不时地用她自己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妈妈,你要说到做到,巴拉巴拉说了一堆。”
冷不丁地冒出这样一句话,我挺惊奇的。
“是我最近哪里没做好吗?好像没有呀。”我心想。
后面,她自言自语地还说了一些,我现在不记得了。
听语气,可能是在学校里跟老师学的。
到家后,我换了鞋,随口说了一句。
“天太冷了。”
“冷也不要叽叽歪歪,冷,你去穿衣服呀。”
小朋友脱口而出,接我的话。
这话如果不是面对面听起来,很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耐烦和被命令的不爽感。
但是如果面对面,看到对方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你就会有不同的解读。
比如,小朋友在说这番话时,就是单纯地表达她的想法和意见。
所以,传递给我的感觉就是提醒、关心,和指导。
但一个小孩子说出这番话,还是让我挺好奇的。
我觉得有点意思,且有些忍俊不禁。
一时竟不知道怎么接,直接去穿衣服了。
“她说的对啊。”我心想。
““这叽叽歪歪”听起来,让我有些惊讶,但却没有被挑战的不爽,相反,更多的是惊奇和欣喜。”
“乍一听,像是在教育我,可是,她讲得好有道理啊,还提醒我,感到冷,就要去穿衣服,而不是在这说。”
“这没毛病,这语气,多像我啊。”
我平常确实会和她这样说话,尤其是在她叽叽歪歪的时候。
“叽叽歪歪”这个词,被她学会了,这还用得恰到好处。
作为妈妈的我内心还是为她又有所进步而无比惊喜。
欣喜之余,也带给我一些思考和启发。
1、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要大。
没有孩子前,我只知道父母对孩子影响比较大。但至于影响有多大,不亲身经历,不用心观察,没用心感受,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像我也是有了孩子,自己亲自带娃后,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平常又比较留心,才会有这么多的发现和感悟的。
也是从和她的交谈互动中,才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
2、说话时,一定要注意你的语气和表情。
孩子在模仿父母时,连带语气和表情都会高度模仿。这点也是在我有了孩子后,长期观察验证的结果。
像我说出“天太冷了。”这句话时,我女儿立刻接话“冷也不要叽叽歪歪,冷你去穿衣服呀。”她说这话的语气和表情简直和我的一模一样。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我平常说话就是这个样子,尤其是和关系近的人,多喜欢直接表达,甚至显得情商低,但其实我并没有不耐烦。
像上面这句话,如果没有看到对方的表情,听到对方的语气,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在教育、挑衅、命令他人。
但是如果是当面沟通,你就会发现对方只是在简单表达,直接得有些可爱,还相当暖心。
我在线上和别人聊天时,有时候会自我感觉比较熟,就不太注意这些细节。而且我还不习惯及不怎么会用笑脸表情包,常用的就三个,这就导致我很容易被误解。
之前我对这方面虽有所了解,但是感受并没那么深刻。
这次,我女儿照出了我的问题,我以后要多注意这些。尤其是不熟的关系之间,以及线上平常沟通。
3、用词时,一定要注意多用积极的词汇。
言语会决定你的命运。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其实都是有大量心理学依据的。
父母在家说话时,一定要多注意多用积极的词汇。积极的词汇,传递积极的思想,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及三观,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发展。
所以,说之前,一定要注意一下用词及产生的影响。
我个人对这个体会很深,我比较喜欢积极向上的氛围,这和我家的家庭氛围就有很大关系。
积极归积极,但也要实际一些,不能太夸张。
换言之,就是保持乐观,但又尊重客观。
4、做好孩子的榜样要从严于律己做起。
只有管住自己的人,方能管住别人。
父母想要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就切忌不能这样说那样做。否则,会让她迷惑,会让她怀疑,这些不利于她正向价值观的树立。
有时,你还可能会被她反驳得哑口无言,随时被打脸。
因此,做好孩子的榜样,请从严于律己,管住自己开始。
5、多关注发现孩子点滴的进步和成长。
当一个生命被关注时,通常会成长得更好。
孩子是天赐的礼物,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我们重要的作品,值得我们好好关注和呵护。
她的成长和进步,身心性格发展,都和我们的幸福息息相关。
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多花点时间,给他们关注。
6、重视孩子说出口的话及做出来的事儿。
关心了解一个人的动态发展,自然要重视她说的话和做的事。
对于年幼的孩子,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平常要多留意孩子的言行。
比如,与人交谈时,他们脱口而出的话是否积极正向;与人交往时,他们的日常行为是否文明礼貌等。
7、享受生命的每个瞬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人生活着本来已经很艰辛了,要学会自己找乐子,让自己过得幸福。
任何一件事都不止一面。多用积极正面的思维去看,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好。
像上面的例子,我女儿的那番话,我没有一点被挑衅的感觉,相反,我很欣赏她的成长。
这种瞬间的发现和感受让我心情特别好。
这也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多意义。
8、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和伴侣做好配合。
教育孩子这块,方法上可以有区别,但理念上要保持一致。
比如,爸爸通常比较理性,处理事情相对严厉;妈妈通常比较温柔,能循循善诱给孩子引导。两人只要做好配合,达到共同的目的就行。
这样,既能让孩子学会父亲身上的刚强与勇敢等,还能让孩子学会妈妈身上的温柔与细致等。
刚与柔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良性发展。
9、和孩子多互动,能及时检测教育成果。
我们把孩子教的怎样,方法是否有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些都可以通过与孩子互动检测出来。
所以,在孩子与你对话时,一定要放下手机,用心倾听孩子。
这是检验你成果的时候,你要亲自把关验收。
为的是后面给予更好的引导和教育。
10、对孩子既要给予尊重,又要给予呵护。
尊重孩子表达的权利,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但是对于一些“出言不逊”的时刻,不要觉得自己被冒犯,要给予理解和包容,同时,要耐心给予引导和纠正。
孩子的问题,根源多在父母身上。
只有直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只有解决问题,才能有所进步。
因此,既要像朋友一样尊重孩子,同时,还要记得她还是个孩子,给她呵护。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可以帮我们照见真实的自己,帮助我们改进完善自己。
但陪孩子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当珍惜,当用心。
我们一起,陪孩子成长;同时,让自己再长一次~
悦来越好
2022.10.12
更多文章,可关注公号:悦读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