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日子,总是感觉时光匆匆,7天的假期(2019.01.31-2019.02.06),就这样转瞬即逝了。坐在飞驰的列车上,开始整理思绪,这7天,都做了些什么呢?
Day 1 弟弟大婚,忙着招待亲朋好友,一天下来,异常忙碌充实;
Day 2 上午送三姨和刘洁表妹返回阳泉,中午一起吃涮羊肉,下午返回老家,跟着妈妈去拜访长辈;
Day 3 上午参加小蓉的婚礼,下午逛超市、购物、采买过年的衣物等,超开心,晚上看《大江大河》电子书;
Day 4 上午城东看房、讨论投资,中午返回老家,下午大扫除,发现很多旧物,很有趣,晚上全家搓麻将;
Day 5 跟着爸爸走街串巷,拍照,整理家谱,撰写文章,非常有意义,晚上全家一边看春晚、一边守岁跨年;
Day 6 大年初一,上午拜年,中午一起吃团圆饭,下午游览瓦岗寨点将台,各种小吃零食,虽然吵闹但也有趣;
Day 7 初二去外婆家走亲戚,大舅二舅二姨全家,还有2位表姐全家,很多小孩子跑来跑去,非常热闹,下午鹤壁东站万达逛街,返程。
分别总是在正月由于在家一直早睡晚起,睡眠充足,所以返程的高铁上总是毫无困意(而回家的时候,总是睡上大半路);整理完笔记,闲暇之余,便打开手机看《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的第一期,上次看到汪国真老师的《山高路远》,因为心头过多激荡,开始写文,就暂停了下来,这次续看,正好是余光中老师的《乡愁》,这么巧,正好契合此时的心境。
初中的语文课本,余光中和席慕蓉两位老师的《乡愁》同时入选: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当时,在距离家乡几公里的学校上学,每周回家一天半,尚不能意识到什么是乡愁,但是却将余光中先生这首简单精炼的诗印刻在心头。
余光中老师《乡愁》这次,在离开故土返程的路上,听到由齐豫和赵照演绎的《乡愁》,轻轻的浅唱,就如潺潺的溪水,瞬间勾起了一幕幕回忆,眼眶也不由自主变得湿润。
曾经,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们渴望走出农门,渴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于是,我们发奋读书,祈求通过唯一途径——高考来鱼跃龙门,不论严寒还是酷暑,躲在没有暖气的冰冷教室中,手上长满冻疮,或者是在炎炎烈日,挑灯夜战,汗流浃背长满痱子,我们咬牙坚持的走过来了,那时候,虽然也哭过痛过,可并不觉得苦。
挑灯夜读现在回忆起来,童年真的如冰心先生在《繁星·春水》中所述:“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后来,我们终于一搏成功,走出了农门,走进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城市,我们开始回避自己出身,小心翼翼的躲让,甚至,有时候,我们会对故乡的贫瘠与落后产生一丝丝厌弃,我们渴望早日融入大城市。此时的父母,不知是何种心境?这让我想到了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章: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
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现在,随着年龄渐增,随着走出校园,直面社会历练,渐渐长大,褪去了以前的年少轻狂,多了份理解与包容。也能够软下“身段”,放低姿态,去感受故乡的宽厚与博大。
于是,在春节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在二零一八戊戌狗年的最后一天,我跟随父亲走遍故乡的大街小巷,用心拍照,记录我们王姓家族的变迁,见证故土的巨大变化,感慨颇深。
童年的故土 如今的故乡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即将远行游子,会携带一抔故乡的黄土。不仅仅是为了治愈水土不服,更是为了在思念家乡之时,得以心灵慰藉。而故土之于我,仿佛是能量“充电站”,每当疲倦消沉、心灰意冷,踏上故土,总感觉一股暖流自脚跟涌到发尖;而短暂的停留后,就感觉体能恢复“满格”,眼睛重新熠熠生光,斗志昂扬!
当汽笛长鸣,车轮滚动,我明白,与故土日夜相伴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只是,这些美好的时光,永远珍藏在心中最重要地方,时时翻阅。无论走多远,无论在何方,乡音不改,乡情不变!
在陌生的城市,听见熟悉的乡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