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
——平棘酒徒
我是河北赵州人。小时候我就知道我们那里有个赵州桥。到了县城一看还有个柏林寺,其他的不太清楚了。其实县城里还有一个举世闻名的佛教建筑,那就是陀罗尼经幢,我们赵县人总是把它叫做石塔。
为什么要修石塔,是谁修的石塔?修了多少年了?这个大家都回答不上来。只知道,早就有了,从前有,现在有,以后还有。
今年夏天,我回赵县老家,在石塔附近下车,正好有时间,于是仔细看了看。石塔不算高,共16,44米,本名叫做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而名陀罗尼经幢。
查阅了一些资料得知,赵宋王朝,以儒家治国,辅之以佛道两教,百姓出家修行者众,舍宅为寺成风,佛教信徒认为,持诵陀罗尼经,能攘灾延寿,于是集资建造了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高大石幢。
石幢碑文记载:赵州陀罗尼经幢建于北宋景祐五年,由礼宾副使知赵州王德成督办,赵州人何兴、李玉等建造。
经幢坐北朝南,由基座、幢体和幢顶宝珠三部分组成,为八棱多层形式,共七节,每节用独块巨石雕琢砌筑。幢身各节之间均置有八棱形华盖或幢檐。整个石幢是由各种浮雕组成。
我对佛教文化一窍不通,只能以一个外行人的粗陋眼光,简单描述一下。
基座高1.9米,底面边长7.35米,有八个面,每个面上都雕有庙宇、宝塔、浮云、树木、禽兽和当地人间景象的雕塑。
幢身为八角形花岗岩石柱,刻有龙首,飞天,狮子,白莲,大力金刚,释迦摩尼修道成佛系列图案和篆书、楷书文字。幢身共为六层,各层幢柱的直径和高度向上递减,各层雕饰带也逐层变小,雕饰由繁而简,形成上收的幢身。
当年的工匠,建造这个精美绝伦的八面雕塑,真是巧夺天工,匠心独具,这需要有高超的,数学知识,美学素养,石材加工雕刻技术……。仰视幢身整体设计和谐,局部造型精美,上下协调,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
宝顶由仰莲、覆钵和铜制火珠组成,顶部用桃形钢质“火焰宝珠”收结,亦叫桃形宝珠或宝壶,佛教称为净洁不污的意思。
说到净洁,我想起了禅宗六祖慧能的二十字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故染尘埃?佛教讲究,六根清净,佛教主张,去除贪痴嗔念,不知现在的和尚,能否做到?
其实信不信佛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我只是反对那些披着袈裟的假和尚,满口阿弥陀佛,心里犬马声色,佛学不会装会,佛法不懂装懂。
既没有像唐僧一样
不惧千辛万苦,去天竺国求取真经,
也没有像鉴真和尚一样,
历经九死一生,东渡扶桑弘扬佛法,
更没有像古代僧侣一样,
潜身茫茫大漠,开凿石窟,描绘敦煌壁画。
那么这些假和尚整天忙什么呀?
他们最喜欢亲近的是漂亮的女信徒,
他们最喜欢接近的是虔诚多金的大老板,
他们最喜欢从事的是房地产行业,
他们甚至连方丈这个尊称都不想提了,
直接把董事长三个字印到名片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