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当你路过一个随处丢有垃圾的地方,你会随手丢弃手中的垃圾;但是,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中,当你想要扔一个垃圾,你就会特别想找一个垃圾桶,而不是随地乱扔。似乎你已经发现了什么,没错,这是因为环境的好坏给我们一个强大的心理暗示:我要不要当一个罪人?
启发
如果你责任(或有兴趣)鼓励人们做出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时,你不但应该对要传达的信息做一些小改动,也要对环境来一点儿小小的改变。要先知道,改变人们所处的环境往往比改变他们的想法容易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
如果我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把环境打扫得干净整洁,是不是说明我可以改变他的行为习惯呢?
答案是不可以,那么与大家都认为的相反,让人生活在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员工厨房里没有脏杯子、公园里没有随手丟弃的垃圾、人行道干干净净),并不能塑造出最强有力的、能让人做出受鼓励行为的背景环境。实际上,最强有力的背景环境就是,要让人们随手清楚地看到其他人都在遵守规范。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让人们置身于一个已经井然有序的环境中,而是让人们置身于一个能够看到他人遵守秩序的环境中。换言之,在办公室里,最好的方法或许是把收拾厨房和员工更衣室的时间段调整一下。与其让保洁工在大家全都下班之后来干活,还不如让他们提前来,好让员工们看到办公环境恢复整洁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