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A
“格”是正的意思。
“物”是事情的意思。
格物就是事情上正念头。
“致知”就是致良知,也就是实现良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就是说:只要你能在所遇到的每一件事上存正的念头,去除恶的念头,你就能实现良知。
B
“知”就是知性。
“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提出的理念,意思是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达到对事物的真正理解。
C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懂得何时“停止”追求物事,内心才能获得安静,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此处的“格”为“法则、标准”的意思,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
D
格物致知中的“知”,指的是正知正见,不是知识,有正知正见,才能诚意正心,而有知识,却未必能够诚意正心。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