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少时,那些在书里见识的人生

年少时,那些在书里见识的人生

作者: 三月810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22:50 被阅读0次

说到见识,我们都会想起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我们在书中见识不同的人生,在路上呢,观风景历风雨长见闻,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庄子·秋水》中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井底之蛙,局限于自己的狭小环境而不自知,它的眼界只有这么大,你突然和它说起海的辽阔, 它如何能够想象!

中学时,同桌的哥哥在北大读书,寄给她一本《精神的魅力》,那本书是北大90年校庆的纪念版。这本书群星闪耀,当时诸多学界泰斗尚在人士,他们对于北大的回忆让本书充满历史厚重感;也有一部分中青年教师撰文,他们已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中坚力量;然而最打动我的一篇文章,竟然是当时刚刚16岁,正读大三的田晓菲的一篇《十三岁的际遇》,文章里面她讲了个小故事,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巨大差异。

她在文章里回忆了一个经历,她9岁时去参加夏令营,晚上在卧铺车厢和领队老师海聊,中间突然听到有女孩子在哭泣,吓了一跳,赶紧问询怎么回事。女孩抽噎着说:“你们懂得那么多,可我什么都不懂……”

田晓菲从小博览群书,尤其善于写诗,她13岁就被北大外语系破格录取,在校时结识了同样是15岁就考入北大的海子,互相赞叹才华。在文章里她说,直到徜徉在拥有四百万册书的北大图书馆,她才突然理解了那个哭泣的女孩。

这篇文章,这本书,对当时的我影响至深,因为我,当时远远不如那个哭泣的女孩!同桌见我对这本书视若珍宝,就慷慨送给了我。无形之中,它让我内心起了变化,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

这本书此后陪伴我很多年,带给我太多动力和精神营养。大学毕业后,我还受着神秘力量的牵引,带着这本书去到北京工作,那时周末一有空闲就会跑去北大,在未名湖边徜徉流连。甚至在冬天里,我还专门跑过去,看大学生们“在结冰的湖面掷下雪团般四处进溅的清脆笑声”。

这本书,串联起了太多美好的青春记忆。到了互联网时代,它里面描述过的很多人,我都觉得似曾相识,与我有关,我会不由自主地去搜索他们的生平事迹,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等等,做这些事时,我心情愉悦,内心丰盈,我知道,一本好书就是这样让人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心灵。

无论如何,多读书吧!只有它能真正拓展我们的见识,改变我们的认知,形成我们思想,领略更多的风景,见识更多的风情,遇见更多有趣的人生。

相关文章

  • 年少时,那些在书里见识的人生

    说到见识,我们都会想起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我们在书中见识不同的人生,在路上呢,观风...

  • 人生感悟在书里

    1、人生如棋局,因为落子无悔,所以步步惊心。有人落子如飞,有人举棋不定,只为了一个结局。胜者,坐拥江山,人间万物为...

  • 一本小书|《旧时光的味道》(作者许亿)读书笔记

    长大了才知道人生艰难,便会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那些食物,那些空气,那些记忆。作者在书里也娓娓道来人生的味道。 现将...

  • 活得诸事不顺的原因不外乎三条

    吴军在《见识》这本书里写道: 活得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 首先缺乏见识。没有见识,视野就被局限。和某些...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book 11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我在整理原来的日记本,才发现抄录了这本书里的一些句子。和2011 年的生活 ...

  • 我在书里读人生

    ——读《论语》 有感曾听闻,人若不食,则...

  • 不要为了捡芝麻,丢了西瓜

    【先说现象】 吴军老师在《见识》这本书里的第二章人生需要做减法里,有一个小节叫做“西瓜与芝麻”。 大家都知道把西瓜...

  • 再见2018,你好2019

    耳机里的人生永远是最空白的,在火车上,我常想,那些需要窗外风景的人,需要填补见识,那些需要耳机里音乐的人,需要填补...

  • 与父母第一次打开心交流

    书籍: 《见识》 重新阅读昨天读过的内容,那些被忽略的点,突然就触动我了,我停下来了,感动的幸福的哭了。 书里谈到...

  • 这是不是你的悲哀?

    前言:喜欢简书是从好久之前就开始的事情了,通过在简书里面写文章也被引进了不少交流群还有读书群,见识了那些朋友圈里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少时,那些在书里见识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ao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