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就像顺藤摸瓜,学习过程中,就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课,五月开始币乎写文章,看到真正的学习区块链比特币。在这短短的 过程中发现好多学友都在转播张三九大课程,当时不知张三九何须人也,给学友打听了一下,感觉不错,就订购了,开始学习。
课程分享:
许多人在投资大路上,总抓不住高位和地位,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买,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卖,自己总是被套牢(我自己也是这样)。但张三九,半年投资翻了一百,还在高位卖出。他是如何做到的?有大佬说:“屯,配置,不要动”。也有大佬说: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最好的投资就是“用不下车”,到底该是什么样子的?比特币大佬李笑来经典的一句话:低买高卖,多简单的四个字,竟然99.99%的人永生做不到。大佬们动不动在微信朋友圈发一句:屡创新高,攒票子的时候!但【不要动】和【攒票子】,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呢!说好的【不下车】,大佬们却各自飙车,到底该听谁的?这也就是张三九这节课程的重点。
张三九大学的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2010年的时候他上大三,那年中国流行一句话“算你狠”。2010年,大蒜的价格从08年最低时的一分钱一斤涨至最高时等待10多元一斤,涨幅达100倍+,部分地区大蒜的价格甚至超过了猪肉的价格。就一颗大蒜而言,它疯狂的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于比特币。这个事件直到张三九走人社会,开始创业,一直在持续着。这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规律:就是通货膨胀导致民间所说的“钱不值钱”,然而自然天灾导致产量下降,共小于求导致价格暴涨,中间商趁机囤货操控价格,无良媒体放肆鼓吹引起更大面积的恐慌,刚需加上吃瓜群众不明就里的抢购造成进一步紧缺。市场消息不透明导致农民大面积种植,产量过剩导致供大于求价格大跌价格大跌无人问津产量下降。 2—3年完成一个“涨跌”的全过程。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市场周期”。而作为普通的“蒜农”,就如发改委的一名官员评论此事:在丰收-跌价,减产-涨价的轮回中,农民诶次都滞后于市场的脉动永远“踩不准点!”
回到比特币世界,也出现同样的周期,比特币的周期可以用“春夏秋冬”来进行理解,
赵东原文说:看历史的话,比特币大概是四年一个周期,以挖矿减半为关键时间点。(三九注:比-特-币的发行机制为约四年减半)如果我们把2013年看作是比特币的一个“夏天”,那么2014年是“秋天”,2015年是“冬天”。我本人就是曾经冻死在了2015年的“冬天”。2013年是“夏天”的本质原因是因为2012年比特币挖矿产量减半。2014的“秋天”,我们虽然亏了钱,但实际上手头尚有资金可以做事的。而到2015年,我们才是真正除了巨额债务,手头一点钱都没有了。公司所有的人都因为发不出工资离开了。所以啊,看今天大家这么吵吵,其实大家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我不是说谁,我是说你们所有人 。以2016年比特币减半为契机,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牛市。到了2017年,成为比特币的大牛市。如果我们把2017年当做比特币的夏天的话,那到今年应该是进入又一个秋天了,而冬天会在明年2019年。不过秋天不是坏事情啊,秋天,是播种冬小麦的时候。当然,如果不是可以过冬的作物,就不能播种了。类似自然界的四季的变化,一个市场的牛熊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
这样比较起来“算你狠”于比特币类比,他们都发生在大大环境下,而且均为08年经济危机。基本路程: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让所有人的“钱不值钱”比特币的发行机制为约四年产量减半,共小于求导致价格暴涨,江湖传闻中的庄趁机兴风作浪,媒体鼓吹续写一个友一个点财富传奇,无数投资人创业者跑步入场,产量逐步累积增多,再加上“ico”疯狂吸血,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大跌。韭菜们割肉离场破口大骂,需求减少。约四年出现一次的减半,我觉的可以定义为“春天”,一个“和风细雨”草长莺飞的过渡期。 经过 漫长的冬天,万物开始复苏。从大蒜价格的规律性变化,再到以此比特币为代价的区块链“季节”的变化。这都是:凡事皆有规律,万物皆有周期。一个事物演变的过程,是需要2-3次的重复出现,才能被称为周期的。比特币因为09年至2011年,属于风雨飘摇的“婴儿期”,因此具有不确定,不稳定等诸多特征。比特币的周期也不能板上钉钉的说是什么时候。但首先一点,投资首先考虑的是怎么避险。
自己感悟:万事万物皆有规律,我们要分清规律,按照规律来办事,才能不被当韭菜。把握规律,把握周期,也许你也有一个开挂的人生。前期必须多学习,请思考,别人说的再简单的事情,也要自己践行,实操一样,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水深浅。
感知熊牛,敬畏周期;每天进步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