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十点课堂——李源老师《听读书怪才讲名人传记,收获影响终生的人生经验》
J·K·罗琳有多成功?
从1997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到现在,哈利·波特系列已经被翻译成73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5亿册。在这7部小说的基础上,诞生了8部系列电影和1部衍生电影,全球票房超过80亿美元,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系列电影。
1996年是罗琳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离异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且是失业状态,好不容易坚持写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根本没有多余的经济能力来寻找最好的出版代理人了。只是在她能力范围能选了两个最有可能愿意代理她作品的人,寄出样本后好长一段时间才得到回复。
既不是因为圈子有人推荐,又是处女作,也不是因为出版人,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这是一个超级黑天鹅事件。
罗琳自己也常在采访里说,「从来没想到过《哈利·波特》能如此成功,除非我疯了。」
我们千万不要学罗琳也领着救济金过日子狂写书,这样会把人生给毁掉的。所以要回归黑天鹅的本质去理解《哈利·波特》
黑天鹅指的是那种不可预测、没有规律,一出现就是毁灭级的那种现象。当然,有负面黑天鹅:恐怖袭击,股灾之类的,哈利·波特的畅销属于正面黑天鹅。
想要彻底理解罗琳和哈利·波特爆红的原因,得回到黑天鹅事件的本质。
因为黑天鹅事件本身就是这样:不可预测,不能解释。
就像911、大股灾,你给一千一万种解释,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你既然能够给出解释,说明这件事情是个规律,那么你按照因果给出相应的条件,让它再发生一次,这就做不到了,他不会再发生一次。所以任何对于黑天鹅事件的解释和归因都不是其本质,黑天鹅事件的本质就是是不可预测,意料之外,如果能解释和归因这就不是黑天鹅事件了。
既然黑天鹅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所以为了避免负面黑天鹅出现,就别去那些容易出现意外的地方。就像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别人贪婪我恐惧。大家都抢着要的,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我就不参与。或者说深夜打黑车这种事,容易出现危险,那就别干,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同理,想要获得正面黑天鹅,比如罗琳这种事儿,同样可以这样思考:多去那种意想不到的地方。暴露在这样的机会下越多,出现正面黑天鹅的概率就会越高。《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作者塔勒布把这种心法叫做随机漫步。
随机漫步就是为了增加曝光在正面黑天鹅事件之下的概率,所以要经常使自己出现在那些本来你不该出现的地方。
那么怎么样随机漫步呢?就是经常出现在本来不该你出现的地方。
听到这个,让人脑洞大开,类似的情况也有一些,比如说什么叫幽默?简·奥斯丁给出过一个定义——“把两个没有关系的东西拼在一起,这就叫幽默。”话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就容易产生幽默,这是现在很多段子手的指导思想。那什么叫才华呢?把一些不相干的东西贴在一起,这就叫才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明明李白是在写瀑布,他非得联想到银河和九天,这都是天上的,是宇宙问题,还有什么“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就叫才华。
还有现在很多专家都在讲创新,最常见的一种创新就是跨界创新,比如郭德纲老师,原来的功底是说评书的,还学过不少京剧和曲艺的,当他进入到了相声这个领域的时候,就虐杀了一大批相声演员啊,因为他相声里不仅有传统文化,而且还动不动能给你说一段长篇的单口相声,其实那就是评书嘛,这是很多人根本做不到的。
再比如说数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费马大定理,这是一个代数问题,一两百年,多少数学家熬白了头发都没有办法解开。美国的科学院每年收到成千上百封信说解开了,但他们看完了发现还是没有解开的。最后这个代数问题是被一个解析几何学家,叫做怀尔斯的家伙给解开了。那对于几百年没有解开的费马大定理,相对于代数学界,这怀尔斯就是一只正面黑天鹅嘛。
再比如说微信吧,原来是从QQ那儿衍生过来的,这本来是个社交软件,但是它有了语音功能之后呢,一下子闯进了中国移动的地盘,它就引爆了。
再比如说支付宝吧,原来是个第三方软件,主要用于淘宝购物,预先收款,货到后再给淘宝商家打款,为客户和商家提供一个信用担保平台,确保交易诚信的。但是它有了余额宝之后呢,竟然闯进了银行的金融领域,那相对于中国移动和银行,微信和支付宝可不就是一黑天鹅事件嘛。原来中国移动觉得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联通和电信,结果他们发现真正的竞争对手竟然是微信,这就是黑天鹅事件的特点啊!经常出现在本来它不该出现的地方,它不是这个领域的。
反观哈利波特的成功,回到黑天鹅的本质去理解,可以找到许多特别有意思的角度:
1、魔法闯进了现实世界
东西放错了才会出现奇迹,哈利波特最大的魅力不是逃离现实世界,而是魔法闯进了现实世界。
奇幻文学是一个有两百多年的样式了,像《绿野仙踪》《魔戒》《冰与火之歌》《纳尼亚传奇》都是这一类的文学作品,但是我们对那些主角一点带入感都没有。那完全是一个架空的世界,而哈利波特里面,小天狼星的死,邓布利多教授的死对我们都是有触动的,就是因为哈利波特就是我们现实世界的延伸。
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世界其实现实世界的延伸。因为现实世界不如人意的地方太多,所以很多人渴望逃离进入一个魔幻世界,一个万事随心、一切都会都得属于自己的完美结局的地方。
哈利·波特里面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学校、法律、竞技比赛、委员会、历史、百科全书、媒体,都有。那里面的四个魔法学校: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斯莱特林、拉文克劳,这就是英国中学的house制度。有校园霸凌,老师欺负学生,血统论,体罚,这些都在故事里面有。
大家仔细看哈利波特与伏地魔之间的那个斗争,伏地魔是怎么一步一步卷土重来的,这背后是有一层集体记忆在的,每一个英国人都知道这是在讲什么?这就是在讲两次世界大战嘛,伏地魔就是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特别惨烈,然后德国被按下去了,但是德国虽然被打败了,但是很快就东山再起了,纳粹就来了。那个魔法部的部长一直不敢面对这个事实,始终都在纵容,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绥靖政策嘛。哈利波特和小伙伴们最终消灭了伏地魔,这就是丘吉尔带领全世界最终打败了纳粹的故事啊,这段历史对英国人来说,就是个集体记忆。就像我们中国人看金庸,写什么《神雕侠侣》,还有《倚天屠龙记》,里面不是有什么抗大金,抗大元吗?我们中国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在讲抗日战争啊,这就是集体记忆,是每个人深层的记忆,所以说到这儿大家能理解了吧。重点不在于罗琳创造了一个魔法世界,让人觉得她很有想象力,想象力当然很重要,但是像《魔戒》啊,《绿野仙踪》啊,还有《冰与火之歌》也是很有想象力啊,描绘一个纯粹的魔法世界不是更好吗?
但是那种故事,我们没有同感,没法代入。《哈利波特》真正有魅力的地方,在于给现实世界加入了魔法,才让霍格沃兹的故事变得如此的神奇,那么让人感同身受,除了映射现实之外,最重要的是罗琳是把自己的观感,自己的性格,还有她自己的人际关系也全都代入到了故事里面了,哈利波特里面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
比如说哈利波特,生日和罗琳是同一天,7月31日。《哈利波特》的这个点子出现在1989年,是她最终写完第一本书的7年之前。那段时间罗琳刚刚大学毕业,有一次在坐火车的路上,看见了窗外有一群牛,她看这群牛出神了,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位带着黑色帽子的小巫师,这算是哈利波特第一次出现。还有包括摄魂怪,最主要的特点是把人所有的快乐都吸走了,其实这是一个象征,JK·罗琳在人生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得了抑郁症,她感觉抑郁症就特别像摄魂怪,于是她就把抑郁症给具象化了,描述出来摄魂怪这样的形象。整部小说里最重要的形象其实是赫敏,罗琳觉得赫敏就是她自己。赫敏是个小学霸,但体育不好,总被马尔福这些坏孩子欺负、霸凌。这样一来使得故事本身有着强大的张力。罗琳后来选编剧,会先问对方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如果说是罗恩,那就完了,整部小说的精髓可能被改编完了,当然罗琳特别幸运了,《哈利波特》一的编剧是一个特别喜欢赫敏的一个人,当她告诉罗琳这点之后,罗琳就特别放心了。后来我读了罗琳的传记,发现还真是这样,《哈利波特》的故事其实是JK·罗琳早年,30多岁以前的一个浓缩版。罗琳在青春期的时候很遗憾,没遇上一个好环境,罗琳的中学上的比较早,她同班的同学普遍都比她大,那段时间罗琳脸上还有雀斑,而且还近视,体育成绩还特别差,让罗琳觉得特别地自卑。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叫《教养的迷思》,很多大师都在推荐,各位如果家里有孩子,准备好好培养的话,建议好好看一看。《教养的迷思》其实就讲了一个观点——现在特别流行的那个观念,原生家庭其实是错的。这原生家庭其实就是说,当你性格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你是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的,如果父母心理有问题,那这子女心理多半也有问题。父亲和母亲相处的那种关系模式,也会延伸到下一代,这个说法特别能给人巨大的心理安慰,因为错不在自己嘛,错在父母。于是那些与人相处有问题或者是自己感情有问题的人,听了这个原生家庭理论,就能得到巨大的心理安慰,但其实这个观念是错的。塑造一个人性格的主要外力,不是来自父母那儿,而是来自于青春期的时候周边的环境,当然父母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没有那么重要的决定性。比如说一对儿同卵双胞胎,按理来说他们有同样的父母,他们的性格应该是一样的,但其实不是,他们之所以后来出现了性格重大分歧,就是因为他们长得太像了,在青春期的时候,身边的人分不出来,他们努力的想办法找到这两个人之间的区别。然后这两个同卵双胞胎呢,他们会去主动迎合别人对他们的判断,于是人们的判断反过来塑造了他们的性格。而且越往后来,这个塑造就越明显。我们回到罗琳,她的青春期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她因为脸上有雀斑而且还近视,加上体育成绩又不好,别人就反过来塑造了她,让罗琳的性格从小就出现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就是——因为自卑,所以总需要来证明自己,但是越是证明自己,她就越自卑。罗琳在上小学的时候,小学的班级是按照成绩来排座位的,她努力的学习,努力地证明自己,原来是从左到右,右边是学习最差的,左边是学习最好的。她原来坐在最右边,后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坐到了左边的第二排。但是这一切在上中学之后就不管用了,她努力地让自己学习特别好,但是她又不好看,所以她就遭到了在学校里最丑恶的东西——叫做校园霸凌。她就经常被那些霸道的女生欺负,被围在储物柜旁边打。有段时间罗琳甚至戴上了隐形眼镜,怕被别人打在脸上,把眼镜打碎了。罗琳其实本来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父亲是一个飞机场的经理,她母亲是一位实验室技术员,属于当时很高贵的白领阶层。她父亲有很多书,而且喜欢让罗琳坐在自己的腿上给罗琳不停地讲书。但是因为遭遇了这些校园霸凌之后,原来的这些美梦,这些天堂里的生活,就真的破碎了,一来二去,罗琳的青春期就形成了一种正向反馈——罗琳再也不敢用才华来证明自己了,她害怕受到外界的打压,于是她干脆就缩回来,不敢去主动想要什么了。她早年间的很多经历都有这个特点,比如说,她原本特别喜欢写故事,她很小的时候就给妹妹写故事,很多人看了她的故事,都觉得特别好。但是罗琳从来不敢把自己的小说拿出来给别人看,除了自己的妹妹之外,生怕形成那样的反馈机制。她一旦想要证明自己,外界就会努力地打压她。罗琳毕业之后,工作了六年,主要都是干那种特别稳定的工作,当那种会务秘书,她一边当会务秘书,一边还是想要证明自己。在空闲的时间就停下来写小说,但是这些写出来的故事,她从来不敢拿出来给任何人看。每次稍微写一点东西,她读一遍之后就觉得写得不好,然后就放在箱子里面存起来,据她自己说,她有一整箱子的故事和档案夹,从来不敢拿出来出版,也不敢给杂志社投稿,生怕别人批评她。所以一来二去,在这六年里,虽然书没有出版,但是经常被领导发现她不好好干活,在那儿偷着写东西,最后就把她开除了。罗琳这个自卑的性格其实一直没有转变过来,包括我们再看她成名之后做的很多事情,很多公益事业,包括她写的那个《神奇动物在哪里》这本书赚到的稿费,她后来全都捐给了慈善组织。但是罗琳做慈善,她自己有个解释,让人觉得特别的奇怪。她觉得她自己离婚之后,在爱丁堡的时候,领救济金的那段日子特别的不堪,给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她觉得那是自己一生的耻辱。她做慈善是想洗刷这部分的耻辱,其实按照媒体记者的思路,写罗琳作为单亲妈妈领救济金,这本身是一个欲扬先抑,本身是在夸罗琳,是在讲一个励志的故事,但是这个报道让罗琳看到了之后,让罗琳特别地生气,她觉得这是在揭自己的伤疤,她特别不愿意面对那段时间,所以她到处跟人澄清——“我一直是有工作的,我特别勤奋,很早就开始上班了。”就特别怕别人瞧不起她,就这样的性格,让罗琳后来即使在成功的时候,也还是在一直逃避和躲闪。她经常跟人说,哈利波特成功了,出版社给她寄钱过来,她完全被吓懵了,她甚至自己都惊呆了,全是这样的话。听完她的这个经历,包括她性格的这一面,我们就能理解,哈利波特其实真正的主角是赫敏,而且赫敏的故事,是JK·罗琳人生的一个浓缩版,赫敏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小学霸,但是经常被马尔夫这些坏孩子欺负,其实这就是校园霸凌嘛,她还被斯内普这样的教授不停地打压,这本身也是校园里面的一些丑恶事件嘛,正是有了这一层,才有了《哈利波特》非常重要的一个魔性——
这里面自卑的情绪,对外界反抗的情绪,全部浓缩在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前三章里。所以很多人,包括罗琳的妹妹就是被这前三章给带进去了,然后就再也出不来了,其实前三章的故事还没写到魔法世界呢。但当我们看到一个身世不明的孩子,从小就被自己的姨父和姨妈欺负,然后跟自己的表兄弟两个人,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我们内心里就产生了浓厚的情绪,那些有着童年阴影的人,当他们看见哈利被姨父欺负,那些上学期间被霸凌过的人,当他们看见赫敏被马尔夫嘲笑,那些渴望亲情的人,当他们看见哈利站在厄里斯墨镜面前,面对自己的父母,包括他后来和小天狼星相遇,找到了自己唯一的一个亲人,我们都会被深深吸引进去的。这里面的感情特别的细腻而真挚,这不是我们在架空世界里面能看得着的,至少在我来说,在读什么《魔戒》啊,《冰与火之歌》啊,包括《纳尼亚》传奇的时候,我会觉得作者很有才华,他编出来的那个世界真的是很美好,确实逻辑非常的严谨,然后特别有想象力,但是这个故事我怎么都代入不到我的生活里,因为这个故事本来跟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嘛。但是JK·罗琳的故事,跟我们的生活很有关系。
《哈利波特》最难得的地方在于故事的人物是跟着现实世界一起成长的。罗琳写完前三本,到第四本《火焰杯》的时候,开始有了恋爱的元素,越到后面就越明显,尤其是《混血王子》,甚至整本书都在写青春期初恋的故事,那里面有各种初恋的情节。所以不能不说,这是罗琳非常厉害的地方,整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现实学校的故事,只不过因为有了魔法,故事的轨迹可能不大一样,所以是魔法闯入了现实,而不是完全创造了一个魔法世界,东西出现在了本来不该出现的地方,才容易产生奇迹,才容易出现黑天鹅事件。魔法出现了不该出现的现实世界里,也就因此有了魔性嘛。
2、古典文学闯入了魔法体系
罗琳所描绘的魔法和魔法世界,本身也不是一个纯粹的魔法和魔法世界,也有东西闯进来了。
其实像魔法、巫师、巫术在西方本来不是个好的传统,在欧洲历史上有好几个世纪的猎巫运动,就是抓捕巫师的运动,或者抓捕女巫的运动,侧面上反映出来巫师的传统不是一个好的传统,是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一个传统。但是在罗琳笔下,这个传统竟然一点毒性都没有,读起来特别的温馨,而且特别地有魅力,除了因为有邓布利多教授还有小天狼星这些关心哈利的人,让整个魔法世界变得特别温暖之外,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那些咒语特别的神器,它们自成体系。推荐大家如果只读了中文版,一定要读读英文版,因为你会在罗琳的咒语里面,看出这里面的学问。
罗琳本科学的是法语和古典文学,古典文学就是希腊和罗马文学。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之下,如果你学的是这种专业,那么你的语言一定得过关,你总得看得懂希腊文和罗马文吧。所以想都不用想,罗琳的罗马文水平一定是非常高的。然后我们就会发现,罗琳的专业水平,闯进了霍格沃兹的魔法世界里面去。那里面的咒语都是用罗马文说的。很多国外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些咒语,反倒爱上了古典文学,还读了不少古罗马的原著。
就算我们忽略掉这些咒语,但就罗琳的文笔,这也是学英语的绝佳范本,我之前分享过一篇文章,说我当年准备托福和GRE的时候,背单词背到快要吐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我就开始怒看哈利波特电影,然后狂背里面的台词,而且之后我还做过统计,《哈利波特》的电影里面,涵盖了95%的托福词汇,和将近70%的GRE词汇,而且除了单词量之外,《哈利波特》的句型和句法还特别的典雅,想通过《哈利·波特》学英语的同学,可以下载一个电影版的《哈利·波特》,尤其推荐《凤凰社》和《阿兹卡班》的囚徒,重点听邓布利多教授和斯内普教授说的话,大家可以把他们抄下来,简单地断断句,再看看我们高中时候学得什么过去完成时,过去完成进行时,这里面全都有,尤其是那个Have的用法,特别地经典。GRE考试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里面有好多的学术词汇,哈利波特里面其实也都有,这就是罗琳把自己的专业给放进了一本普通的小说里面,我记得我之前一期讲过,曾纪泽是背了一本基督教当年的赞美诗,靠这个学的英语,所以他说话特别奇怪。但是我见过的,可不止一个人,是靠背《哈利·波特》学英语的。比如说《JK·罗琳传》的翻译,她叫符瑞祯,她是这么说的——八岁的时候,开始接触《哈利·波特》系列丛书,有段时间是跟着家长去一个英语国家居住,为了融入当地的环境,她就开始怒背《哈利波特》英文原版书,当时还有一个特别流行的朗读版版本,就是现在所谓的有声书吧,是一个叫斯蒂芬·福来的人读的,他的英语发音特别标准,符瑞祯是一边看英文原版电影,一边背英文原版书,一边去听斯蒂芬·福来去读,等到她上中学的时候,真的就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纯正的英式英语。后来她去参加入学考试,面试的时候,连老师都问她:“你原来是从英国来的吗?你原来读的是英国的学校吗?” 其实并没有,就是因为《哈利波特》的句子特别的典雅,再结合一些英语的发音,就把英语给练出来了。所以啊,当罗琳把古典文学放进一本通俗小说的时候,奇迹又发生了,《哈利·波特》掀起了全球学英语的狂热。
把魔法放进现实世界,再把古典文学放进魔法体系里面,这前两点还好理解,接下来的第三点,就比这些更深一层了。
3、把一个悲剧故事放进了喜剧壳子里
首先介绍一些文学创作的背景知识,《哈利波特》这个系列的书, 如果按照故事情节来看,这属于通俗小说。什么叫通俗小说呢?简单地说,写作有套路的小说,叫做通俗小说,大家平时看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迪斯尼和皮克斯的动画片,包括很多经典世界名著,像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啊,还有什么《鲁滨逊漂流记》啊,包括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些故事情节都是有套路的,如果有套路,这就属于通俗小说。
具体包括什么套路呢?简单给大家说几个,比如说故事壳一定是一个以弱胜强的故事,主人公一点一点升级打怪的故事,第二个特点,这个故事发展到3/4的地方,主人公会陷入到人生低谷期,接下来触底反弹,最终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困难,或者战胜了大Boss。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比之前变得更强大了,或者对于世界的理解变得更深刻了,这有一个术语,叫做出现了人物弧光(类似于修仙小说里面的渡劫)。再比如说还有一个套路,故事发展到黄金分割点的时候,要把之前的次要矛盾全部清零,主要矛盾还在,正面人物之间原本的不理解,矛盾和冲突慢慢就和好了,因为他们要集体抱团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了,要战胜终极困难了嘛。其他的还有很多很多了,这就是经典故事的套路。比如说主人公在1/3前后会有一次极其接近他最终要完成的目标,之后他会离目标越来越远,直到3/4的地方,开始触底反弹,这些特点大家可以慢慢去领会,可以参照一下《情深深雨濛濛》,金庸先生的小说啊,《复仇者联盟》啊,还有什么《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全部都是这样的,而且时间点都卡得特别准,前后误差不会超过1分钟,按照这种套路写的书,这就叫做通俗小说。因为我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编剧,这个我学过,所以大概了解。然后大家接下来仔细想想《哈利波特》,你仔细想象他的故事情节,是不是也是一个通俗小说,如果我们把《哈利波特》7部曲合在一起看,基本上就符合这个特点,他就是一个通俗小说。罗琳从小读CS·路易斯的《纳尼亚传奇》,这些套路她肯定都非常熟悉。《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路易斯还有《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这两人是一对而好基友,两个人互相切磋了一辈子,罗琳对于整个这一套非常的熟悉,《哈利波特》里甚至还有托尔金的影子呢,这些奇幻小说,除了我刚才讲的那些经典套路之外,还有一些基本的道具,比如说龙啊,魔法啊,主人公一定是孩子啊,这些哈利波特也都符合。所以就有人说嘛,罗琳是故意把哈利波特写得像电影,所以罗琳的小说特别容易影视化,《哈利波特》电影的故事线和小说的故事线,其实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只不过砍掉了一些分支而已。所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书是在1996年出版,4年之后2000年,电影就开始开拍了。而我们再去看那个《冰与火之歌》呢,他用了POA的写法,完全没法进行影视化,所以他也是1996年出的第一本《冰与火之歌》,直到2011年,才被搬上了荧幕,比罗琳晚了11年,而且拍的还是电视剧,到现在也没有办法被改成电影。但是我在前面说了,罗琳是一个跨界高手,她怎么可能满足于《哈利波特》只是一本通俗小说呢?在2000年的时候,编剧已经定好了,叫做Steve Kloves。《读者文摘》采访他:“你作为编剧,你怎么看待哈利波特的原著呢?”然后这个Steve Kloves一下子就说到了三个重点:“首先,从第一页开始,他就被罗琳给俘获了,”这个道理我在前面讲了,用七年时间浓缩出来的三章,但是他接下来还说到两个特点,特别有意思——“首先书里面既敏感又阴暗,然后这本书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刻意地迎合或者迁就读者。”这两点其实揭示了JK·罗琳成功的又一个秘密,她把一些不该出现在通俗小说里面的东西,给融合进去了。大家应该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吧,一般来说,悲剧故事是要比喜剧故事更加深刻的,前面讲到了通俗小说的那些套路,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悲剧故事有成千上万种写法,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是喜剧是大团圆结局,它基本上就只有那一种写法。即使像大师莎士比亚,悲剧各有各的写法,当他写到《威尼斯商人》这种喜剧的时候,他也只能那么写。这是一个大数据系统,人们更新迭代了多少年了,手法已经相当之成熟了,你想改就特别难。罗琳最厉害的地方呢,就是把悲剧手法放到喜剧故事里面了。这个实在是太厉害了,我们再回顾一下《哈利波特》的整个故事线,你会发现其实《哈利波特》其实讲了一个无比悲怆的故事,而且越到后面就越明显,他不是一个有一个升级打怪的故事,他是一个越写越阴暗的故事。哈利波特来到霍格沃兹之后,发现自己的父母早就被伏地魔给害死了,然后他就要去找伏地魔。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小天狼星,算是找到了一个家人,但是小天狼星并没有因此得救啊,他还是一个逃犯,当哈利努力地要为小天狼星澄清的时候,他又遭到了学校里面老师的迫害,当他终于通过和小伙伴的友谊,来战胜学校里面的种种灾难的时候,小天狼星却被人害死了。等我们跟着哈利想要找人去报仇的时候,邓布利多教授竟然死了,哈利和小伙伴们最后竟然是孤军奋战才打败了伏地魔。这里面不是一个又一层打怪,反倒是哈利波特的拐杖和保护伞一个又一个地倒下的故事,最后只剩下罗恩和赫敏站在他身边,几乎就是孤军奋战啊,这是一个经典的悲剧写法,只有《红楼梦》和《水浒传》才这么写呐。林冲被逼上梁山,才是这样的桥段啊,罗琳加在这部通俗小说里面的,还不止于这种悲剧的手法,最精彩的部分,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笔法,这是一般的通俗小说根本就做不到的。通俗小说那都是有套路的,一层又一层打怪嘛,打完一个怪再去打下一个,它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啊,因为矛盾和冲突到下一部书的时候改变了,不是原来的那个了。所以你前面埋下任何沟,后面也没法兑现,所以很多盗墓小说写到最后,原来埋的梗到最后填不上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故事的矛盾都不一样了,你这些梗还怎么填?但是罗琳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她埋下的任何一个小梗,在后面一定会填上(另一位大师是如此,例如海贼王的作者尾田荣一郎),因为她的故事线其实早就已经设计好了。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哈利波特和他的女朋友珍妮,实在混血王子,《哈利波特》第6部的时候,两个人才在一起的。中间3、4、5珍妮基本上都没有出现,但是在《哈利波特》2——《密室》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情节,虽然在里面珍妮看起来好像是一个道具,是为了表现哈利波特英雄救美的,但是你细看那个故事的开头,在对角巷的书店里,马尔夫挤兑Harry,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看见珍妮站出来,对马尔夫怒目而视,然后马尔夫就嘲笑Harry,“哎呀,你给自己找了一个女朋友。”这句话其实就是暗示,后面这两个人是会在一起的。我们甚至能够在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面看到这样的情节,很多人在结尾的时候认为,这女一号竟然没有和男一号在一起,女一号和男二号在一起了,完全不可理解。但其实这个梗在《魔法石》里面就埋过,罗恩对赫敏说:“像你这样的人,谁会喜欢你啊。”这句话就是暗示嘛,最后两个人是会在一起的。如果大家读过原著小说的话,还会发现有这样的情节,罗恩的母亲,就是那韦斯莱夫人,在给小天狼星收拾屋子的时候,收拾出来一个 Boggart,Boggart就是一个喜欢装出对方最害怕的东西来吓唬对方的一种魔法界的神奇生物。这玩意儿出现在韦斯莱夫人面前的时候,就变出来各种他们家人离奇死亡的画面,尤其是他们家那对儿双胞胎,这一幕你要不注意看,直接就跳过了,但是这个梗在《哈利波特》7的时候最终被揭开了,双胞胎确实在霍格沃兹大战的时候被杀害了。这就是经典的《红楼梦》笔法啊,这叫“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前面任何一个小梗,哪怕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在后面也一定会揭开。后来有人就在罗琳的办公桌上,发现了这些秘密——罗琳的办公桌上常年会贴着一张密密麻麻各种故事线的图纸,这张图纸上就包含了哪些人物在什么时间发生了哪些事的信息,和在哪些貌似无关紧要的情节中可以插入的重要线索。所以我们在多年之后再倒回去看整部哈利波特,你不会觉得前面的书幼稚,后面的书越写越好了,你会读前面的书发现很多后面的梗,完全没有违和感,因为那些故事早都埋藏好了。
这是《哈利波特》能引爆的第三个原因——经典文学的写法被放进了一本通俗小说里面。
4、一本经得住考验的严肃著作闯进了童书领域
一本用力这么猛的书,竟然被放进了童书的小类目里面。又是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所以第一部出版后,瞬间引爆。
再往高里看一层,前面讲完之后,大家一定会觉得《哈利波特》这本书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甚至可以当作严肃文学来看的。但是这样一本书竟然被扔到了童书的类目里面去。我去查了那个过程,这是她和她的那个出版人利特商量过的,双方是同意的。把这样一本严肃文学的书,放进了童书的类目里面去,把一本用力这么猛的书,扔到了童书的小类目里,这本身也是它称为黑天鹅的一个重要原因啊。《哈利波特》又出现在了它本来不该出现的地方,所以它不成为黑天鹅,谁成为黑天鹅呢?
所以,站在黑天鹅的角度,反过来理解罗琳成功的原因,这反倒找到了角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