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h首先感谢在票圈或私信关心我情况的盆友们,手动比哈特.
最近进入长期回家状态后在附近办了健身卡,想着趁着夏天多游游泳刷刷脂,顺便长长高emmm昨天恰好是健身房送一次私教体验课,想到自己的高低肩大小胸左右各种不对称问题的我索性要了一节康复方面的课程。
没想到现状远比自己想的要复杂emm。很多朋友问这么多症状是不是我练太狠了,我只能苦涩地笑笑:是,也不是。
最近半年注意力主要放在学业上,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大重量的训练,自然动作不标准带来的受伤几乎没有,所以说不是;但问题在于大二一年自己全靠自己读书摸索拿着哑铃就开练,热身拉伸少,各种动作不够规范以及时不时超额重量带来的问题都被自己选择性回避掉了。
当时觉得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已经落下了祸根。
这个道理跟次贷危机是一致的,典型的“灰犀牛”效应——对眼前的风险心知肚明却又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心存侥幸但无论如何终有崩塌的一天。
过于专业的点我就不谈了,也讲不上来,还是着重谈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反思:
1.决心要做的事,就做对做好做标准
健身是件很硬核的事情——入门就有一定难度(各种营销号挣智商税的途径emm),精通就更为困难了。
我刚开始健身的时候目标是减脂,查了许多相关的知识,甚至读了一些基础的营养学,算是不会被征税了;但当我的目标转变为力量/增肌之后,我先前的知识储备就完全不够用了——人体本身就十分复杂,而锻炼肌肉的本质就是实现控制,所以要想动作彻底做标准,可能骨骼和肌肉的架构就需要了解一下...
而我却忽略了这一层知识需求的提升,现在看的后果就是的确盲人摸象是摸出了一些线条和肌肉,但与之相伴的还有上述的那些病症。
是为得不偿失。
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样可以归因于复盘不到位——但凡我们想要持续的在一件事上有所进步,就必须要关注自己的变化,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来指导实践。
比如烧菜烧咸了不是说这次加点糖或者醋来中和一下就算过去了,下次依然重蹈覆辙;而是应该关注自己烧多少菜,放了多少觉得咸,或许数据不够精确,但一旦有这个反馈形成,下一次犯同样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然后依照改进后的标准把事情做对做好。
Plz try to live consciously.
2.不要漠视“灰犀牛”的存在
我起初觉得这条更适用于我读者中大龄一点的人群——工作后健康问题更容易被忽视;但后来我想到了我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都有一个我见一次要吐槽一次的习惯——翘腿xD
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翘二郎腿的坏处,但又多少有这样一个习惯——so just image this 所以简单想一下这个情景,某个清晨你起来之后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的腿又粗又弯,可它们又细又直的印象却在你深深的脑海里。
仿佛这样的剧变是一觉的事情,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没有遭遇什么车祸之类的巨大物理创伤,它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如此巨大的令人心痛的转变。
我们很多时候都知道一些风险的存在,但因为它们的恶果没有印证的迹象,所以我们选择性地失明失聪,直到问题终于大到我们无法忽视甚至无法挽回的那一天。
(至于翘腿的这个例子,要量化也很简单,每天或者隔几天给自己拍一张照,保持翘腿习惯,注意发生的变化,就可以了。)
同理的还有饮食上的选择,工作上的糊弄等等这些...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个心知肚明的定时炸弹,而在读罢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对它们有所重视,计划和体察,那我想花在这篇文字上的时间,就没有白费。
其余的还有一些关于逃避&舒适圈之类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此就先不赘述了,等我积累了一定的行动量之后,有了新的具体的感悟,再来具体的谈。
诚然,运动作为我最近唯一的慰藉就这么被ban被限制是很让人难受,更不要提还有漫长的康复道路等着我去蹒跚前进;我也在票圈吐槽"Life has just been so fuxking hard",但生活本不应该总是轻松的。
如果有机会我是想体验被灭霸打个响指然后就消散了的奇妙感受,但到底生活这场游戏还是要继续的,所以前面的困难,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Tough things won't last,but tough people will d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