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相处之道在于一定条件下让渡,以获取共生。话题未免摊得太开,先小小的聊聊其前瞻性的期待与偏爱。
最首要的观念放前头:
我爱老爸老妈,一遇到温暖的小事,就想给老妈打个电话,然后问老爸在做啥好吃的。我对他们满怀平淡生活的期待。反之亦然,他们无非就是期待我走走寻寻后……好好生活
然后开始正题:
羊儿有时问我爱他吗?回答毋庸置疑是爱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回想我妈把教育的焦虑简化为:把我关在屋里就是学习的简单粗暴,对羊儿我算数温柔。
我妈很像在开盲盒,推开我的房门,宛如打开她世界的一扇窗,期待我该是一颗爽滑甜蜜的爱豆,而我却是躲在一本本武侠里,剐蹭着俗世的爱恨情仇的焦痘。
没有不满
话题蹦跶到孩儿姥姥身上,把话里话外的针针刺刺都掰掉,尽可能找个空档,把不满以刺溜之势润滑过去。
如此这么地犹抱琵琶半遮嘴,唇齿bouncy好多回,欲说还休……只是怕捅了那句“我都是为你好”的篓子,但心里狂飙:
解开期待的捆绑,打碎偏爱的张狂!
前句特指老妈,后句直戳的是me.
前半辈子,凭着数理化的优势一路横冲直撞,裹挟在好好学习的期待里前行,走着走着的少年,成年后发现自己是个空……
拉回话头
小时候满脑子都是会武功后搞穿越,被逼出来逃避学习的好点子,后来经常活跃在各种影视剧情中。为谋取期待里的共生,要让渡某些自由也好,偏爱也罢。
少年时在父母的希冀中,离开小城去往大都市,索求两种环境下的过渡与融合,弥合两种身份中的不平衡,让渡一部分的自己寻找共生。总觉着生活在别处,或有另一种可能,如若给创造提供机会,方寸之间皆有可能。
承接了跨时代教育的焦虑,由自我的成长轨迹,于自我是了解世界的桥梁与法门,想探索现时代教育的勇敢,对羊儿投入什么搭建什么,我知道一二,心里有点谱,与世界过招这么些年,两手虽空空,脑袋却不空,不空,愿为悟空,悟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