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的梦想,就是爬得比别人更高,成为所谓的“人上人”。
就为了“人上人”的梦想,无数普通人都进行内卷,你跟我竞争,我跟他竞争,大家都不死不休,让每个人都活得很累。
明知道活得累,为什么人们依旧不愿放弃成为“人上人”呢?原因在于,唯有成为人上人,才能突破自身的阶层,改变自身的命运。
平头百姓,都想成为老板、领导。已然成为老板、领导的人,就想成为更大的老板,更高地位的领导。
所有的成功,都需要当事人付出代价。有的代价,是自己的人格;有的代价,是自己的资源;有的代价,是自己的心性。
你的孩子,有没有当老板、领导的命,以下4个细节就能暴露一切。
细节一:是否懂得“驾驭人心”。
有的孩子,天生就对“驾驭人心”感兴趣,不仅对人性有充足的认知,还懂得引导别人,让别人乖乖听话。
这种孩子,都具备“领导型人格”。他们有可能不精于业务,但他们精于人心的把控。别人都听他们的话,那他们不就上去了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末年的曹操。对于有才能的名士,曹操礼贤下士。随着这些名士当了自己的下属,又懂得驾驭他们。
有一次,曹操借“梦中杀人”的托词,装样子杀了一个仆人。仅仅是一招杀鸡儆猴,下属们就乖乖听话了,谁也不敢有异样。
当老板、领导,就需要如此。你无法驾驭下属,不懂得他们的心理活动,那下属就有可能取而代之。对此,老板、领导就需要防患于未然。
从古至今,都是以“驾驭人心”为主的。成功的第一要义,就是对于世道、人心的深刻认知。
细节二:是否有白手起家的“匪气”。
要想搞清楚什么是“匪气”,我们就需要了解《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孙悟空拜师学艺后,就回到花果山当了山大王。按道理,这一山的猴子,不过是神仙眼中的小小孽畜罢了,根本算不了什么。
孙悟空很有本事,既到东海闹了一番,也到地府闹了一番,还跟二郎神打了一个平手。这一下,引起了两派势力的注意,一方是道教天庭,一方是佛家世界。
看起来,是如来镇压了孙悟空五百年,可实际上,这是如来对于孙悟空的磨砺、拉拢。不然,如来为什么要让孙悟空陪同金蝉子(唐僧)去取经呢?
所谓的匪气,就是白手起家的决断力、硬实力。一开始,别人不知道你的价值。随着你显露才华、能耐,自然有人会跑过来拉拢你。
培养孩子,不能培养他们“被驯化”的绵羊思维,而应该培养他们白手起家的气魄。绵羊只会被吃,白手起家的狼,才有被拉拢的价值。
细节三:是否有“审时度势”的变通力。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不利也。”
人生在世,就需要时时刻刻改变自己的姿态。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就如何变化,跟紧时代的节奏,懂得审时度势,才能升上去。
在网络上,有一个特别出名的名人,就是那个“普通人不看他一篇文章,就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的退休主编。他身上的品质,就值得那些想当老板、领导的人学习。
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别人“审时度势”的能力。你可以不赞同他的说法,但你一定要明白,别人所说的,都是审时度势的“大智慧”。
何谓审时度势?就是“因时而变,因人而变”。以前如何,那是以前的事。现在如何,那是现在的事。唯有变通,才能跟上节奏,跟上时代。
除非,你不想当老板、领导,否则,这种“审时度势”的本事是必须要具备的。
细节四:理性到极致的识人能力,是否具备。
普通员工,跟老板、领导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识人”能力。员工,不怎么理性。而老板、领导,理性到极致。
什么是理性?不以情绪为基础去看人。唯有摆脱情绪的影响,以自身的需求、利益去看人,才算有“领导型”的人格。
春秋时期,有三个人,一个是公子姜小白,一个是鲍叔牙,一个管仲。一开始,管仲跟姜小白为敌,还射了姜小白一箭,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等姜小白继位,成为齐国国君后,鲍叔牙就说,君上要想成就大业,只能任用管仲。管仲此人的才华,是我的十倍。
姜小白听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还跟他推心置腹,不在乎以往的爱恨情仇。后来,姜小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史称“齐桓公”。
真正的大老板、大领导,会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任何一个人。以往是仇敌,如今也可以成为朋友,前提是,利益要一致。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