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能闲绝非等闲人

能闲绝非等闲人

作者: 亲爱的颜梦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17:16 被阅读0次

万物静观皆自得,闲到心闲始是闲。

01

社会学家发现了两个休闲悖论。

第一个悖论是:半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休闲时间在减少。

“感觉还没耍,周末就过了。”

第二个悖论是:休闲的意义本来在于恢复疲劳、放松神经,重燃生活的热情,但现在人们休闲之后,却往往觉得很无聊很疲累。

“休个假,比上班还累!”

为什么会这样?

那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懂休闲,

不知不觉就陷入两个休闲悖论之中。

02

那我们该如何休闲呢?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谈一个名词——心流。

“心流”是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创立的概念。

当心流发生时,我们会感到:

完全陶醉于正在做的事情当中。

内心感觉无比纯净。

内心会有一种宁静感。

感觉自己超越了日常现实。

超越了时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甚至超越了自己,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如果有心流发生,我们就会获得很大的放松度和满足感。

也就是说,我们从休闲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休闲能够产生多少心流。

所以,如果按心流发生率高低来划分,

休闲可分为两种:被动式休闲和主动式休闲。

被动式休闲是指不需要消耗什么精力,不需要什么技巧或专注力的活动,如刷手机、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

主动式休闲是指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心思、用心投入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如从事个人爱好、运动、读书等。

被动式休闲心流发生率低,

主动式休闲心流发生率高。

我们该如何休闲呢?

减少被动式休闲,投入到主动式休闲之中。

能闲绝非等闲人

03

美学家蒋勋有次问工程师:

“你们在这里工作五年了,

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

公司门口那一排树是什么树?”

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

美学家朱光潜在课堂上问学生:

“你们有没有人观察过,

校园那片芍药是怎么盛开的?”

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

我们活得太粗糙,丢失了慢的能力。

当航班因天气延误,我们无比焦躁,

没有耐心坐下来静静去读一本书。

当汽车被堵时,我们不停按喇叭,

没有闲情去看路边夕阳下美丽的稻浪,

…………

旅行之义,是在行走中获得快乐,

是一个慢慢用心去体验和感受的过程,

但我们一味“只争朝夕”“只求结果”,

结果只剩下了毫无快乐的“赶景点”。

为什么我们觉得休闲很累?

因为我们丢失了慢的能力。

正如克尔凯郭尔语:“大多数人在追求休闲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

慢,才是休闲的应有境界。

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深深投入到主动式休闲之中。

很喜欢民国老课本里那篇文章,

讲三只牛和两只羊吃草的故事: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我们,不一定老是要赶着去吃草,

不妨慢下来,成为那只看花的羊。

我们越慢,得到的快乐就越多。

04

朋友说了一句让我永生难忘的话:

“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从不嫌生活麻烦。”

其实,休闲也是如此。

麻烦,是休闲的一种境界。

我们都想追求深度快乐的休闲,

但我们却竭力避免休闲的麻烦。

恨不得把休闲过程中所有的事,

都交给机器、工具或他人代劳,

自己什么都不做,只是享受就可以了,

殊不知因为缺少深度参与,我们的快乐就大打了折扣。

好的休闲,从来就不能怕麻烦。

怕麻烦的人,享受不成好休闲。

能闲绝非等闲人

05

休闲最快乐的事之一,便是读闲书。

所谓闲书,就是与功利、实用无关的“无用之书”。

池莉说:闲时读闲书,乃人生一大享受。

“拿到真正的闲书,翻翻,

心里霍然爽快通透,

便不知不觉手把了书,

一页两页,太阳西沉了也不知觉,

入夜深了也不知觉,

有时候竟然也无多的话,

却似有点点滴滴的露珠,

凉凉爽爽地滴在了心里,

浸润开来,往血液里渗透,

慢慢化作了自己个人的脾气与性状。”

人怀素净之心,书蕴素净之美,

闲暇品闲书,不但会让人“似有点点滴滴的露珠,凉凉爽爽地滴在了心里”,

还会“浸润开来,往血液里渗透”,化为我们的脾性和气质。

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便是这理。

06

最喜欢两篇闲文章。

一篇是张岱《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另一篇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两篇透出的闲情逸致,真是让人无比神往啊!

携闲友,看闲景,聊闲情,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顶级的休闲,是心灵的沟通。

既充满情意,又尊重孤独。

享受孤独又形成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

能闲绝非等闲人

7

一次,一位记者问林清玄:

“请问你休闲的时候都做些什么?”

林清玄脱口而出:“什么也不做啊。”

记者问:“这是什么意思?”

林清玄说:“什么也不做,就是不为一个念头操心,不被一个焦躁留住。念来念转,身心自在,这才是闲情。”

一旦假期来临,一旦有闲暇,

我们就喜欢问自己一个问题:该做什么?

“我该待在家里么?”

“我该出去旅游么?”

“我该去赴约么?”

我们生怕什么事都不做,就那么无聊闲着。

但有时候,最好的休闲就是一种空。

就像罗兰·巴特所说:什么也不决定,就让它“在那里”。“”。

什么也不决定,就让它“在那里”,

会让我们彻彻底底地“空”下来,

溢出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常态,

让自己有面对自我的机会,

从而进入“万物静观皆自得”空明状态。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空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空明。

“万物静观皆自得,闲到心闲始为闲。”

心空之闲,与自己对话,与万物对话,乃休闲之大境界。

闲暇是一种我们忘却了的艺术。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相关文章

  • 能闲绝非等闲人

    万物静观皆自得,闲到心闲始是闲。 01 社会学家发现了两个休闲悖论。 第一个悖论是:半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休...

  • 能闲必非等闲人

    能闲必非等闲人 古代有一句诗说,不是闲人不得闲,能闲必非等闲人。好一个能闲必非等闲人! 在很多人眼...

  • 怡然观海 元 高房山

    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改颜。 我问海山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并非等闲人。

  • 百人百天修炼【1】今日收获冥想体验 二十六

    今天第二十六天 “我问海山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得闲,为闲,是闲。” “一个...

  • iOS知识点-P7

    高克恭·怡然观海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

  •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人,闲一点是福气,但太闲就是一场灾难。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总希望能放个长假,休息一下。一场疫情实现了愿望,从年...

  •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这句话出自我国元代诗人高房山,为了方便解释,我们可以先感受下整首诗的意境。 全...

  • 能闲不是等闲人

    小时候受国产剧的荼毒,异常歆羡电视里那些西装革履,天天打飞在亚欧美洲飞来飞去,话说时候只用眼角看人,一边讲话手指一...

  • 海山不老,我心独闲

    文/经年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这是高房山写下的两句诗,正如诗题所说——“怡然观海”。“怡然”与“...

  • 闲花落

    闲人闲月闲花落, 闲花满地人成各。 闲月照闲人, 闲人桥上坐。 闲花映月凝霜雪, 照见人萧索。 注:心血来潮,度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闲绝非等闲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qt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