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唐诗巜伊州歌》)

随笔(唐诗巜伊州歌》)

作者: 谢秋悦生活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2-10-17 05:43 被阅读0次

王维的诗,暂时可能还不到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平日里比较少读。今偶翻书,一首巜伊州歌》,读来玩味。

情,永远是最令人痴迷的。那诗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写情,写想念,写内心所思所想。古人的诗常常把读者带入其中。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戒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活脱脱一个孤单,美好夜晚,想念远征的男子的女子出现在你眼前。清风明月,多么美好的夜晚,这么美好的情景,是不是希望与心爱的人一起共度?然而"苦相思",一个人孤自在这"清风明月"里思念与自己离别的人儿,那份离思在这样良宵美景中却更添凄凉,苦涩。为什么这么想念?原来"荡子从戎十载馀。"战争的年代,一别就是十几年,怎不叫人"相思"之苦?然而仅仅只是离别这么久才叫人相思之苦吗?人在久别无音信时,是不是会回忆离别的那一刻?诗人紧接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感觉当初十年前那动人的离别之面就出现在你脑中,长亭处(古代诗词中常用长亭来代表离别处),送行的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依依不舍之情,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是"殷勤嘱"殷切昐望期待,反复叮咛,"归雁来时数附书",叮咛什么?大雁南归时,你可要多多写信给我啊,一个"殷"一个"数",那是怎样一种期盼,读来让你在想象中更觉相思苦的凄凉,多久没有你的言信,你还好吗?你那战场状况如何?…………太多太多的音书断绝的思念?怨苦?期待?各种心情的表达不着痕迹。

诗,给读者无限的空间,有时象剧中人,有时又感慨作者的"妙笔",有时自己又联想从古代到现在是否也有如此一样的情怀。

心是相通的,大凡经典写的都是普世的吧。"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沐浴在古人的文彩与智慧里,愉悦与感恩。

相关文章

  • 随笔(唐诗巜伊州歌》)

    王维的诗,暂时可能还不到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平日里比较少读。今偶翻书,一首巜伊州歌》,读来玩味。...

  • 读唐诗《伊州歌》-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漫漫时光,已过十余载,多少个春夏秋冬。眼下清风...

  • 伊州歌

    春怨/伊州歌 唐 ·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赏析 这是春闺望夫诗。正面似写儿...

  • 读《唐诗三百首》(四十八)

    巜唐诗三百首》第四十八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作者介绍】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睿宗文明初举进士,武...

  • 鏖战前/伊州歌

    原草露初晞 百灵石上啼 啼了快飞去 不要回辽西 注:读金昌绪(唐)《春怨》有感。金原诗: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

  • 春怨 /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

  • 随笔(巜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

  • 记旧联以初试简书功用:

    巜春天的故事》,我是伊诚挚的巜读者》;巜秋日的私语》,谁是我识曲的巜知音》? ...

  • 巜六州歌头·漂流北京》

    陈小博 功成名就,自古万人求。 天下事,家中事,几时休。 话千秋。 谈论英雄处,出身苦,坚强志,...

  • 美妙的语言总是醉人的

    容斋随笔:卷十四·大曲伊凉 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也。凉州今转为梁州,唐人已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唐诗巜伊州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rj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