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注释】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古代非天子不得制作礼乐,决定战争。
《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在,天下车轮间距相同,书写文字相同,行为遵循同样的规范。就算拥有天子的地位,但没有相称的德行,是不敢制礼作乐的;就算拥有至高的德行,但是没有天子的地位,也是不敢制礼作乐的。)
▲征伐:“征”是武力制裁,“伐”是征讨有罪之人。
▲十世、五世、三世:一种虚指比较,并不是确指。
▲希:同“稀”。稀少;罕见。
▲陪臣:卿、大夫的家臣。
▲议:非议,责备。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制作礼乐和发动战争都由天子决定;国家政治混乱,制作礼乐和发动战争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大概传到十代很少有不失掉权柄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失掉权柄的;由陪臣执掌国家政权,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失掉权柄的。国家政治清明,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国家政治清明,老百姓也就不会责备国家政治了。”
【学而思】
天子昏聩,权柄下移到诸侯;诸侯昏聩,权柄下移至大夫;大夫昏聩,权柄下移至陪臣。当私心大于公利,诸侯只考虑自己的封国,大夫只考虑自己的采邑,陪臣只考虑自己的家族,自然会出现权力更迭现象。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里的“议”指非议,而不是议论。不管天下有道还是天下无道,百姓都有言论的自由,只是公开和不公开的区别而已。
网友评论